浅谈Transformer的初始化、参数化与标准化
By 苏剑林 | 2021-08-17 | 166690位读者 | 引用前几天在训练一个新的Transformer模型的时候,发现怎么训都不收敛了。经过一番debug,发现是在做Self Attention的时候$\boldsymbol{Q}\boldsymbol{K}^{\top}$之后忘记除以$\sqrt{d}$了,于是重新温习了一下为什么除以$\sqrt{d}$如此重要的原因。当然,Google的T5确实是没有除以$\sqrt{d}$的,但它依然能够正常收敛,那是因为它在初始化策略上做了些调整,所以这个事情还跟初始化有关。
藉着这个机会,本文跟大家一起梳理一下模型的初始化、参数化和标准化等内容,相关讨论将主要以Transformer为心中展开。
采样分布
初始化自然是随机采样的的,所以这里先介绍一下常用的采样分布。一般情况下,我们都是从指定均值和方差的随机分布中进行采样来初始化。其中常用的随机分布有三个:正态分布(Normal)、均匀分布(Uniform)和截尾正态分布(Truncated Normal)。
让人惊叹的Johnson-Lindenstrauss引理:理论篇
By 苏剑林 | 2021-09-17 | 82182位读者 | 引用今天我们来学习Johnson-Lindenstrauss引理,由于名字比较长,下面都简称“JL引理”。
个人认为,JL引理是每一个计算机科学的同学都必须了解的神奇结论之一,它是一个关于降维的著名的结果,它也是高维空间中众多反直觉的“维度灾难”现象的经典例子之一。可以说,JL引理是机器学习中各种降维、Hash等技术的理论基础,此外,在现代机器学习中,JL引理也为我们理解、调试模型维度等相关参数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
对数的维度
JL引理,可以非常通俗地表达为:
通俗版JL引理: 塞下$N$个向量,只需要$\mathcal{O}(\log N)$维空间。
初始化方法中非方阵的维度平均策略思考
By 苏剑林 | 2021-10-18 | 30552位读者 | 引用在《从几何视角来理解模型参数的初始化策略》、《浅谈Transformer的初始化、参数化与标准化》等文章,我们讨论过模型的初始化方法,大致的思路是:如果一个$n\times n$的方阵用均值为0、方差为$1/n$的独立同分布初始化,那么近似于一个正交矩阵,使得数据二阶矩(或方差)在传播过程中大致保持不变。
那如果是$m\times n$的非方阵呢?常见的思路(Xavier初始化)是综合考虑前向传播和反向传播,所以使用均值为0、方差为$2/(m+n)$的独立同分布初始化。但这个平均更多是“拍脑袋”的,本文就来探究一下有没有更好的平均方案。
基础回顾
Xavier初始化是考虑如下的全连接层(设输入节点数为$m$,输出节点数为$n$)
\begin{equation} y_j = b_j + \sum_i x_i w_{i,j}\end{equation}
模型优化漫谈:BERT的初始标准差为什么是0.02?
By 苏剑林 | 2021-11-08 | 87998位读者 | 引用前几天在群里大家讨论到了“Transformer如何解决梯度消失”这个问题,答案有提到残差的,也有提到LN(Layer Norm)的。这些是否都是正确答案呢?事实上这是一个非常有趣而综合的问题,它其实关联到挺多模型细节,比如“BERT为什么要warmup?”、“BERT的初始化标准差为什么是0.02?”、“BERT做MLM预测之前为什么还要多加一层Dense?”,等等。本文就来集中讨论一下这些问题。
梯度消失说的是什么意思?
在文章《也来谈谈RNN的梯度消失/爆炸问题》中,我们曾讨论过RNN的梯度消失问题。事实上,一般模型的梯度消失现象也是类似,它指的是(主要是在模型的初始阶段)越靠近输入的层梯度越小,趋于零甚至等于零,而我们主要用的是基于梯度的优化器,所以梯度消失意味着我们没有很好的信号去调整优化前面的层。
WGAN新方案:通过梯度归一化来实现L约束
By 苏剑林 | 2021-11-15 | 53317位读者 | 引用当前,WGAN主流的实现方式包括参数裁剪(Weight Clipping)、谱归一化(Spectral Normalization)、梯度惩罚(Gradient Penalty),本来则来介绍一种新的实现方案:梯度归一化(Gradient Normalization),该方案出自两篇有意思的论文,分别是《Gradient Normalization for 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s》和《GraN-GAN: Piecewise Gradient Normalization for 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s》。
有意思在什么地方呢?从标题可以看到,这两篇论文应该是高度重合的,甚至应该是同一作者的。但事实上,这是两篇不同团队的、大致是同一时期的论文,一篇中了ICCV,一篇中了WACV,它们基于同样的假设推出了几乎一样的解决方案,内容重合度之高让我一直以为是同一篇论文。果然是巧合无处不在啊~
ChildTuning:试试把Dropout加到梯度上去?
By 苏剑林 | 2021-11-22 | 64472位读者 | 引用Dropout是经典的防止过拟合的思路了,想必很多读者已经了解过它。有意思的是,最近Dropout有点“老树发新芽”的感觉,出现了一些有趣的新玩法,比如最近引起过热议的SimCSE和R-Drop,尤其是在文章《又是Dropout两次!这次它做到了有监督任务的SOTA》中,我们发现简单的R-Drop甚至能媲美对抗训练,不得不说让人意外。
一般来说,Dropout是被加在每一层的输出中,或者是加在模型参数上,这是Dropout的两个经典用法。不过,最近笔者从论文《Raise a Child in Large Language Model: Towards Effective and Generalizable Fine-tuning》中学到了一种新颖的用法:加到梯度上面。
梯度加上Dropout?相信大部分读者都是没听说过的。那么效果究竟如何呢?让我们来详细看看。
变分自编码器(八):估计样本概率密度
By 苏剑林 | 2021-12-09 | 59514位读者 | 引用在本系列的前面几篇文章中,我们已经从多个角度来理解了VAE,一般来说,用VAE是为了得到一个生成模型,或者是做更好的编码模型,这都是VAE的常规用途。但除了这些常规应用外,还有一些“小众需求”,比如用来估计$x$的概率密度,这在做压缩的时候通常会用到。
本文就从估计概率密度的角度来了解和推导一下VAE模型。
两个问题
所谓估计概率密度,就是在已知样本$x_1,x_2,\cdots,x_N\sim \tilde{p}(x)$的情况下,用一个待定的概率密度簇$q_{\theta}(x)$去拟合这批样本,拟合的目标一般是最小化负对数似然:
\begin{equation}\mathbb{E}_{x\sim \tilde{p}(x)}[-\log q_{\theta}(x)] = -\frac{1}{N}\sum_{i=1}^N \log q_{\theta}(x_i)\label{eq:mle}\end{equation}
输入梯度惩罚与参数梯度惩罚的一个不等式
By 苏剑林 | 2021-12-11 | 23102位读者 | 引用在本博客中,已经多次讨论过梯度惩罚相关内容了。从形式上来看,梯度惩罚项分为两种,一种是关于输入的梯度惩罚$\Vert\nabla_{\boldsymbol{x}} f(\boldsymbol{x};\boldsymbol{\theta})\Vert^2$,在《对抗训练浅谈:意义、方法和思考(附Keras实现)》、《泛化性乱弹:从随机噪声、梯度惩罚到虚拟对抗训练》等文章中我们讨论过,另一种则是关于参数的梯度惩罚$\Vert\nabla_{\boldsymbol{\theta}} f(\boldsymbol{x};\boldsymbol{\theta})\Vert^2$,在《从动力学角度看优化算法(五):为什么学习率不宜过小?》、《我们真的需要把训练集的损失降低到零吗?》等文章我们讨论过。
在相关文章中,两种梯度惩罚都声称有着提高模型泛化性能的能力,那么两者有没有什么联系呢?笔者从Google最近的一篇论文《The Geometric Occam's Razor Implicit in Deep Learning》学习到了两者的一个不等式,算是部分地回答了这个问题,并且感觉以后可能用得上,在此做个笔记。
最终结果
假设有一个$l$层的MLP模型,记为
\begin{equation}\boldsymbol{h}^{(t+1)} = g^{(t)}(\boldsymbol{W}^{(t)}\boldsymbol{h}^{(t)}+\boldsymbol{b}^{(t)})\end{equation}
其中$g^{(t)}$是当前层的激活函数,$t\in\{1,2,\cdots,l\}$,并记$\boldsymbol{h}^{(1)}$为$\boldsymbol{x}$,即模型的原始输入,为了方便后面的推导,我们记$\boldsymbol{z}^{(t+1)}=\boldsymbol{W}^{(t)}\boldsymbol{h}^{(t)}+\boldsymbol{b}^{(t)}$;参数全体为$\boldsymbol{\theta}=\{\boldsymbol{W}^{(1)},\boldsymbol{b}^{(1)},\boldsymbol{W}^{(2)},\boldsymbol{b}^{(2)},\cdots,\boldsymbol{W}^{(l)},\boldsymbol{b}^{(l)}\}$。设$f$是$\boldsymbol{h}^{(l+1)}$的任意标量函数,那么成立不等式
\begin{equation}\Vert\nabla_{\boldsymbol{x}} f\Vert^2\left(\frac{1 + \Vert \boldsymbol{h}^{(1)}\Vert^2}{\Vert\boldsymbol{W}^{(1)}\Vert^2 \Vert\nabla_{\boldsymbol{x}}\boldsymbol{h}^{(1)}\Vert^2}+\cdots+\frac{1 + \Vert \boldsymbol{h}^{(l)}\Vert^2}{\Vert\boldsymbol{W}^{(l)}\Vert^2 \Vert\nabla_{\boldsymbol{x}}\boldsymbol{h}^{(l)}\Vert^2}\right)\leq \Vert\nabla_{\boldsymbol{\theta}} f\Vert^2\label{eq:f}\end{equation}
最近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