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Feb

CRF用过了,不妨再了解下更快的MEMM?

HMM、MEMM、CRF被称为是三大经典概率图模型,在深度学习之前的机器学习时代,它们被广泛用于各种序列标注相关的任务中。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到了深度学习时代,HMM和MEMM似乎都“没落”了,舞台上就只留下CRF。相信做NLP的读者朋友们就算没亲自做过也会听说过BiLSTM+CRF做中文分词、命名实体识别等任务,却几乎没有听说过BiLSTM+HMM、BiLSTM+MEMM的,这是为什么呢?

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一番MEMM,并且通过与CRF的对比,来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概率图模型的思想与设计。

模型推导

MEMM全称Maximum Entropy Markov Model,中文名可译为“最大熵马尔可夫模型”。不得不说,这个名字可能会吓退80%的初学者:最大熵还没搞懂,马尔可夫也不认识,这两个合起来怕不是天书?而事实上,不管是MEMM还是CRF,它们的模型都远比它们的名字来得简单,它们的概念和设计都非常朴素自然,并不难理解。

点击阅读全文...

1 Mar

对抗训练浅谈:意义、方法和思考(附Keras实现)

当前,说到深度学习中的对抗,一般会有两个含义:一个是生成对抗网络(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s,GAN),代表着一大类先进的生成模型;另一个则是跟对抗攻击、对抗样本相关的领域,它跟GAN相关,但又很不一样,它主要关心的是模型在小扰动下的稳健性。本博客里以前所涉及的对抗话题,都是前一种含义,而今天,我们来聊聊后一种含义中的“对抗训练”。

本文包括如下内容:

1、对抗样本、对抗训练等基本概念的介绍;

2、介绍基于快速梯度上升的对抗训练及其在NLP中的应用;

3、给出了对抗训练的Keras实现(一行代码调用);

4、讨论了对抗训练与梯度惩罚的等价性;

5、基于梯度惩罚,给出了一种对抗训练的直观的几何理解。

点击阅读全文...

9 Mar

Seq2Seq中Exposure Bias现象的浅析与对策

前些天笔者写了《CRF用过了,不妨再了解下更快的MEMM?》,里边提到了MEMM的局部归一化和CRF的全局归一化的优劣。同时,笔者联想到了Seq2Seq模型,因为Seq2Seq模型的典型训练方案Teacher Forcing就是一个局部归一化模型,所以它也存在着局部归一化所带来的毛病——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Exposure Bias”。带着这个想法,笔者继续思考了一翻,将最后的思考结果记录在此文。

经典的Seq2Seq模型图示

经典的Seq2Seq模型图示

本文算是一篇进阶文章,适合对Seq2Seq模型已经有一定的了解、希望进一步提升模型的理解或表现的读者。关于Seq2Seq的入门文章,可以阅读旧作《玩转Keras之seq2seq自动生成标题》《从语言模型到Seq2Seq:Transformer如戏,全靠Mask》

本文的内容大致为:

1、Exposure Bias的成因分析及例子;

2、简单可行的缓解Exposure Bias问题的策略。

点击阅读全文...

25 Apr

将“Softmax+交叉熵”推广到多标签分类问题

(注:本文的相关内容已整理成论文《ZLPR: A Novel Loss for Multi-label Classification》,如需引用可以直接引用英文论文,谢谢。)

一般来说,在处理常规的多分类问题时,我们会在模型的最后用一个全连接层输出每个类的分数,然后用softmax激活并用交叉熵作为损失函数。在这篇文章里,我们尝试将“Softmax+交叉熵”方案推广到多标签分类场景,希望能得到用于多标签分类任务的、不需要特别调整类权重和阈值的loss。

类别不平衡

类别不平衡

单标签到多标签

一般来说,多分类问题指的就是单标签分类问题,即从$n$个候选类别中选$1$个目标类别。假设各个类的得分分别为$s_1,s_2,
\dots,s_n$,目标类为$t\in\{1,2,\dots,n\}$,那么所用的loss为
\begin{equation}-\log \frac{e^{s_t}}{\sum\limits_{i=1}^n e^{s_i}}= - s_t + \log \sum\limits_{i=1}^n e^{s_i}\label{eq:log-softmax}\end{equation}
这个loss的优化方向是让目标类的得分$s_t$变为$s_1,s_2,\dots,s_t$中的最大值。关于softmax的相关内容,还可以参考《寻求一个光滑的最大值函数》《函数光滑化杂谈:不可导函数的可导逼近》等文章。

点击阅读全文...

23 Mar

AdaFactor优化器浅析(附开源实现)

自从GPT、BERT等预训练模型流行起来后,其中一个明显的趋势是模型越做越大,因为更大的模型配合更充分的预训练通常能更有效地刷榜。不过,理想可以无限远,现实通常很局促,有时候模型太大了,大到哪怕你拥有了大显存的GPU甚至TPU,依然会感到很绝望。比如GPT2最大的版本有15亿参数,最大版本的T5模型参数量甚至去到了110亿,这等规模的模型,哪怕在TPU集群上也没法跑到多大的batch size。

这时候通常要往优化过程着手,比如使用混合精度训练(tensorflow下还可以使用一种叫做bfloat16的新型浮点格式),即省显存又加速训练;又或者使用更省显存的优化器,比如RMSProp就比Adam更省显存。本文则介绍AdaFactor,一个由Google提出来的新型优化器,首发论文为《Adafactor: Adaptive Learning Rates with Sublinear Memory Cost》AdaFactor具有自适应学习率的特性,但比RMSProp还要省显存,并且还针对性地解决了Adam的一些缺陷。

Adam

首先我们来回顾一下常用的Adam优化器的更新过程。设$t$为迭代步数,$\alpha_t$为当前学习率,$L(\theta)$是损失函数,$\theta$是待优化参数,$\epsilon$则是防止溢出的小正数,那么Adam的更新过程为

点击阅读全文...

29 Apr

节省显存的重计算技巧也有了Keras版了

不少读者最近可能留意到了公众号文章《BERT重计算:用22.5%的训练时间节省5倍的显存开销(附代码)》,里边介绍了一个叫做“重计算”的技巧,简单来说就是用来省显存的方法,让平均训练速度慢一点,但batch_size可以增大好几倍。该技巧首先发布于论文《Training Deep Nets with Sublinear Memory Cost》,其实在2016年就已经提出了,只不过似乎还没有特别流行起来。

探索

公众号文章提到该技巧在pytorch和paddlepaddle都有原生实现了,但tensorflow还没有。但事实上从tensorflow 1.8开始,tensorflow就已经自带了该功能了,当时被列入了tf.contrib这个子库中,而从tensorflow 1.15开始,它就被内置为tensorflow的主函数之一,那就是tf.recompute_grad

找到tf.recompute_grad之后,笔者就琢磨了一下它的用法,经过一番折腾,最终居然真的成功地用起来了,居然成功地让batch_size从48增加到了144!然而,在继续整理测试的过程中,发现这玩意居然在tensorflow 2.x是失效的...于是再折腾了两天,查找了各种资料并反复调试,最终算是成功地补充了这一缺陷。

最后是笔者自己的开源实现:

该实现已经内置在bert4keras中,使用bert4keras的读者可以升级到最新版本(0.7.5+)来测试该功能。

点击阅读全文...

18 May

鱼与熊掌兼得:融合检索和生成的SimBERT模型

前段时间我们开放了一个名为SimBERT的模型权重,它是以Google开源的BERT模型为基础,基于微软的UniLM思想设计了融检索与生成于一体的任务,来进一步微调后得到的模型,所以它同时具备相似问生成和相似句检索能力。不过当时除了放出一个权重文件和示例脚本之外,未对模型原理和训练过程做进一步说明。在这篇文章里,我们来补充这部分内容。

UniLM

UniLM是一个融合NLU和NLG能力的Transformer模型,由微软在去年5月份提出来的,今年2月份则升级到了v2版本。我们之前的文章《从语言模型到Seq2Seq:Transformer如戏,全靠Mask》就简单介绍过UniLM,并且已经集成到了bert4keras中。

UniLM的核心是通过特殊的Attention Mask来赋予模型具有Seq2Seq的能力。假如输入是“你想吃啥”,目标句子是“白切鸡”,那UNILM将这两个句子拼成一个:[CLS] 你 想 吃 啥 [SEP] 白 切 鸡 [SEP],然后接如图的Attention Mask:

UniLM的Mask

UniLM的Mask

点击阅读全文...

10 Sep

变分自编码器(六):从几何视角来理解VAE的尝试

前段时间公司组织技术分享,轮到笔者时,大家希望我讲讲VAE。鉴于之前笔者也写过变分自编码器系列,所以对笔者来说应该也不是特别难的事情,因此就答应了下来,后来仔细一想才觉得犯难:怎么讲才好呢?

变分自编码器示意图

变分自编码器示意图

对于VAE来说,之前笔者有两篇比较系统的介绍:《变分自编码器(一):原来是这么一回事》《变分自编码器(二):从贝叶斯观点出发》。后者是纯概率推导,对于不做理论研究的人来说其实没什么意义,也不一定能看得懂;前者虽然显浅一点,但也不妥,因为它是从生成模型的角度来讲的,并没有说清楚“为什么需要VAE”(说白了,VAE可以带来生成模型,但是VAE并不一定就为了生成模型),整体风格也不是特别友好。

笔者想了想,对于大多数不了解但是想用VAE的读者来说,他们应该只希望大概了解VAE的形式,然后想要知道“VAE有什么作用”、“VAE相比AE有什么区别”、“什么场景下需要VAE”等问题的答案,对于这种需求,上面两篇文章都无法很好地满足。于是笔者尝试构思了VAE的一种几何图景,试图从几何角度来描绘VAE的关键特性,在此也跟大家分享一下。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