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成功的尝试:将多标签交叉熵推广到“n个m分类”上去
By 苏剑林 | 2022-07-15 | 23711位读者 | 引用可能有读者留意到,这次更新相对来说隔得比较久了。事实上,在上周末时就开始准备这篇文章了,然而笔者低估了这个问题的难度,几乎推导了整整一周,仍然还没得到一个完善的结果出来。目前发出来的,仍然只是一个失败的结果,希望有经验的读者可以指点指点。
在文章《将“Softmax+交叉熵”推广到多标签分类问题》中,我们提出了一个多标签分类损失函数,它能自动调节正负类的不平衡问题,后来在《多标签“Softmax+交叉熵”的软标签版本》中我们还进一步得到了它的“软标签”版本。本质上来说,多标签分类就是“$n$个2分类”问题,那么相应的,“$n$个$m$分类”的损失函数又该是怎样的呢?
这就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
如何训练你的准确率?
By 苏剑林 | 2022-06-01 | 26171位读者 | 引用最近Arxiv上的一篇论文《EXACT: How to Train Your Accuracy》引起了笔者的兴趣,顾名思义这是介绍如何直接以准确率为训练目标来训练模型的。正好笔者之前也对此有过一些分析,如《函数光滑化杂谈:不可导函数的可导逼近》、《再谈类别不平衡问题:调节权重与魔改Loss的对比联系》等, 所以带着之前的研究经验很快完成了论文的阅读,写下了这篇总结,并附上了最近关于这个主题的一些新思考。
失实的例子
论文开头指出,我们平时用的分类损失函数是交叉熵或者像SVM中的Hinge Loss,这两个损失均不能很好地拟合最终的评价指标准确率。为了说明这一点,论文举了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假设数据只有$\{(-0.25,-1),(0,-1),(0.25,,1)\}$三个点,$-1$和$1$分别代表负类和正类,待拟合模型是$f(x)=x-b$,$b$是参数,我们希望通过$\text{sign}(f(x))$来预测类别。如果用“sigmoid + 交叉熵”,那么损失函数就是$-\log \frac{1}{1+e^{-l \cdot f(x)}}$,$(x,l)$代表一对标签数据;如果用Hinge Loss,则是$\max(0, 1 - l\cdot f(x))$。
多标签“Softmax+交叉熵”的软标签版本
By 苏剑林 | 2022-05-07 | 47576位读者 | 引用(注:本文的相关内容已整理成论文《ZLPR: A Novel Loss for Multi-label Classification》,如需引用可以直接引用英文论文,谢谢。)
在《将“Softmax+交叉熵”推广到多标签分类问题》中,我们提出了一个用于多标签分类的损失函数:
\begin{equation}\log \left(1 + \sum\limits_{i\in\Omega_{neg}} e^{s_i}\right) + \log \left(1 + \sum\limits_{j\in\Omega_{pos}} e^{-s_j}\right)\label{eq:original}\end{equation}
这个损失函数有着单标签分类中“Softmax+交叉熵”的优点,即便在正负类不平衡的依然能够有效工作。但从这个损失函数的形式我们可以看到,它只适用于“硬标签”,这就意味着label smoothing、mixup等技巧就没法用了。本文则尝试解决这个问题,提出上述损失函数的一个软标签版本。
巧妙联系
多标签分类的经典方案就是转化为多个二分类问题,即每个类别用sigmoid函数$\sigma(x)=1/(1+e^{-x})$激活,然后各自用二分类交叉熵损失。当正负类别极其不平衡时,这种做法的表现通常会比较糟糕,而相比之下损失$\eqref{eq:original}$通常是一个更优的选择。
在bert4keras中使用混合精度和XLA加速训练
By 苏剑林 | 2022-04-28 | 25944位读者 | 引用之前笔者一直都是聚焦于模型的构思和实现,鲜有关注模型的训练加速,像混合精度和XLA这些技术,虽然也有听过,但没真正去实践过。这两天折腾了一番,成功在bert4keras中使用了混合精度和XLA来加速训练,在此做个简单的总结,供大家参考。
本文的多数经验结论并不只限于bert4keras中使用,之所以在标题中强调bert4keras,只不过bert4keras中的模型实现相对较为规整,因此启动这些加速技巧所要做的修改相对更少。
实验环境
本文的实验显卡为3090,使用的docker镜像为nvcr.io/nvidia/tensorflow:21.09-tf1-py3,其中自带的tensorflow版本为1.15.5。另外,实验所用的bert4keras版本为0.11.3。其他环境也可以参考着弄,要注意有折腾精神,不要指望着无脑调用。
顺便提一下,3090、A100等卡只能用cuda11,而tensorflow官网的1.15版本是不支持cuda11的,如果还想用tensorflow 1.x,那么只能用nvidia亲自维护的nvidia-tensorflow,或者用其构建的docker镜像。用nvidia而不是google维护的tensorflow,除了能让你在最新的显卡用上1.x版本外,还有nvidia专门做的一些额外优化,具体文档可以参考这里。
为什么Pre Norm的效果不如Post Norm?
By 苏剑林 | 2022-03-29 | 91649位读者 | 引用Pre Norm与Post Norm之间的对比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本博客就多次讨论过这个问题,比如文章《浅谈Transformer的初始化、参数化与标准化》、《模型优化漫谈:BERT的初始标准差为什么是0.02?》等。目前比较明确的结论是:同一设置之下,Pre Norm结构往往更容易训练,但最终效果通常不如Post Norm。Pre Norm更容易训练好理解,因为它的恒等路径更突出,但为什么它效果反而没那么好呢?
笔者之前也一直没有好的答案,直到前些时间在知乎上看到 @唐翔昊 的一个回复后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个问题竟然有一个非常直观的理解!本文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
为什么需要残差?一个来自DeepNet的视角
By 苏剑林 | 2022-03-19 | 57245位读者 | 引用在《训练1000层的Transformer究竟有什么困难?》中我们介绍了微软提出的能训练1000层Transformer的DeepNet技术。而对于DeepNet,读者一般也有两种反应,一是为此感到惊叹而点赞,另一则是觉得新瓶装旧酒没意思。出现后一种反应的读者,往往是因为DeepNet所提出的两个改进点——增大恒等路径权重和降低残差分支初始化——实在过于稀松平常,并且其他工作也出现过类似的结论,因此很难有什么新鲜感。
诚然,单从结论来看,DeepNet实在算不上多有意思,但笔者觉得,DeepNet的过程远比结论更为重要,它有意思的地方在于提供了一个简明有效的梯度量级分析思路,并可以用于分析很多相关问题,比如本文要讨论的“为什么需要残差”,它就可以给出一个比较贴近本质的答案。
增量爆炸
为什么需要残差?答案是有了残差才更好训练深层模型,这里的深层可能是百层、千层甚至万层。那么问题就变成了为什么没有残差就不容易训练深层模型呢?
门控注意力单元(GAU)还需要Warmup吗?
By 苏剑林 | 2022-03-11 | 42900位读者 | 引用在文章《训练1000层的Transformer究竟有什么困难?》发布之后,很快就有读者问到如果将其用到《FLASH:可能是近来最有意思的高效Transformer设计》中的“门控注意力单元(GAU)”,那结果是怎样的?跟标准Transformer的结果有何不同?本文就来讨论这个问题。
先说结论
事实上,GAU是非常容易训练的模型,哪怕我们不加调整地直接使用“Post Norm + Xavier初始化”,也能轻松训练个几十层的GAU,并且还不用Warmup。所以关于标准Transformer的很多训练技巧,到了GAU这里可能就无用武之地了...
为什么GAU能做到这些?很简单,因为在默认设置之下,理论上$\text{GAU}(\boldsymbol{x}_l)$相比$\boldsymbol{x}_l$几乎小了两个数量级,所以
\begin{equation}\boldsymbol{x}_{l+1} = \text{LN}(\boldsymbol{x}_l + \text{GAU}(\boldsymbol{x}_l))\approx \boldsymbol{x}_l\end{equation}
训练1000层的Transformer究竟有什么困难?
By 苏剑林 | 2022-03-09 | 74214位读者 | 引用众所周知,现在的Transformer越做越大,但这个“大”通常是“宽”而不是“深”,像GPT-3虽然参数有上千亿,但也只是一个96层的Transformer模型,与我们能想象的深度相差甚远。是什么限制了Transformer往“深”发展呢?可能有的读者认为是算力,但“宽而浅”的模型所需的算力不会比“窄而深”的模型少多少,所以算力并非主要限制,归根结底还是Transformer固有的训练困难。一般的观点是,深模型的训练困难源于梯度消失或者梯度爆炸,然而实践显示,哪怕通过各种手段改良了梯度,深模型依然不容易训练。
近来的一些工作(如Admin)指出,深模型训练的根本困难在于“增量爆炸”,即模型越深对输出的扰动就越大。上周的论文《DeepNet: Scaling Transformers to 1,000 Layers》则沿着这个思路进行尺度分析,根据分析结果调整了模型的归一化和初始化方案,最终成功训练出了1000层的Transformer模型。整个分析过程颇有参考价值,我们不妨来学习一下。
增量爆炸
原论文的完整分析比较长,而且有些假设或者描述细酌之下是不够合理的。所以在本文的分享中,笔者会尽量修正这些问题,试图以一个更合理的方式来得到类似结果。
最近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