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类别不平衡问题:调节权重与魔改Loss的对比联系
By 苏剑林 | 2020-08-31 | 74740位读者 |类别不平衡问题,也称为长尾分布问题,在本博客里已经有好几次相关讨论了,比如《从loss的硬截断、软化到focal loss》、《将“Softmax+交叉熵”推广到多标签分类问题》、《通过互信息思想来缓解类别不平衡问题》。对于缓解类别不平衡,比较基本的方法就是调节样本权重,看起来“高端”一点的方法则是各种魔改loss了(比如Focal Loss、Dice Loss、Logits Adjustment等),本文希望比较系统地理解一下它们之间的联系。
从光滑准确率到交叉熵 #
这里的分析主要以sigmoid的2分类为主,但多数结论可以平行推广到softmax的多分类。设$x$为输入,$y\in\{0,1\}$为目标,$p_{\theta}(x) \in [0, 1]$为模型。理想情况下,当然是要评测什么指标,我们就去优化那个指标。对于分类问题来说,最朴素的指标当然就是准确率,但准确率并没有办法提供有效的梯度,所以不能直接来训练。
为此,我们一个光滑化的指标。从之前的文章《函数光滑化杂谈:不可导函数的可导逼近》,准确率的光滑化近似是
\begin{equation}\text{ACC}_{\text{smooth}}=\mathbb{E}_{(x,y)\sim\mathcal{D}}\big[y p_{\theta}(x) + (1 - y)(1 - p_{\theta}(x))\big]\end{equation}
其中$\mathcal{D}$是训练数据集合。所以按道理,我们应该以$-\text{ACC}_{\text{smooth}}$为最小化的目标。但事实上,直接优化这个目标的效果并不好,更好的是去优化交叉熵
\begin{equation}\text{cross_entropy}=\mathbb{E}_{(x,y)\sim\mathcal{D}}\big[-y \log p_{\theta}(x) - (1 - y)\log(1 - p_{\theta}(x))\big]\end{equation}
这就有点耐人寻味了,明明$\text{ACC}_{\text{smooth}}$更接近我们的评测指标,为什么用交叉熵反而对评测指标更有利呢?
这需要用梯度来解释。对于$p_{\theta}(x)$,它通常是经过了sigmoid激活的,也就是$p_{\theta}(x)=\sigma(z_{\theta}(x))$,其中$\sigma(t)=\frac{1}{1+e^{-t}}$,它的导数$\sigma'(t)=\sigma(t)(1 - \sigma(t))$,而$z_{\theta}(x)$就是我们通常称的“logits”。
假设$y$是1,那么对应的$-\text{ACC}_{\text{smooth}}$就是$-p_{\theta}(x)=-\sigma(z_{\theta}(x))$,它的梯度是
\begin{equation}-\nabla_{\theta} p_{\theta}(x) = - p_{\theta}(x) (1 - p_{\theta}(x))\nabla_{\theta}z_{\theta}(x)\end{equation}
刚才说了,$y$是1,所以训练目标是$p_{\theta}(x)\to 1$,因此我们期望当$p_{\theta}(x)$接近于0时(误差较大),会带来一个较大的梯度,当$p_{\theta}(x)$接近于1时(误差较小),会带来一个较小的梯度。但上述$-\nabla_{\theta} p_{\theta}(x)$显然不是如此,它的调节项$p_{\theta}(x) (1 - p_{\theta}(x))$在0.5处取到最大值,至于0和1都是最小值,这就意味着如果误差太大了,梯度反而也小,这就带来优化效率的低下,最终导致整体效果不好。相反,对于交叉熵来说,有
\begin{equation}-\nabla_{\theta} \log p_{\theta}(x) = - (1 - p_{\theta}(x))\nabla_{\theta}z_{\theta}(x)\end{equation}
刚好把梯度里边带来负面作用的$p_{\theta}(x)$因子去掉了,因此优化效率更高,最终效果也好些。上述分析针对的是$y=1$,如果$y=0$,那么结论也是一样的。
从光滑F1到加权交叉熵 #
从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感觉到,对loss的各种魔改,本质上来说都只是在调整梯度,得到更合理的梯度,我们就能实现更有效的优化,得到更好的模型。此外,我们再思考上述转换过程,本来近似目标的梯度是$-\nabla_{\theta}p_{\theta}(x)$,结果$-\nabla_{\theta}\log p_{\theta}(x)$效果更好。如果我们不去仔细分析背后的原因,直接把$p\to \log p$当作一个“公理”来使用,那能否成立呢?会不会带来一些有意思的结果呢?
举个例子,当负样本远远多于正样本时,我们的评测指标通常都不再是准确率了(不然直接全部输出0准确率就很高了),我们通常关心正类的F1,而F1的直接优化也是不容易的,所以我们也需要一个光滑版,文章《函数光滑化杂谈:不可导函数的可导逼近》同样也给出了结果:
\begin{equation}\text{F1}_{\text{smooth}}=\frac{2 \mathbb{E}_{(x,y)\sim\mathcal{D}}\big[y p_{\theta}(x)\big]}{\mathbb{E}_{(x,y)\sim\mathcal{D}}\big[y + p_{\theta}(x)\big]}\end{equation}
所以我们的最小化目标原本是$-\text{F1}_{\text{smooth}}$。根据上述“公理”,我们先直接对$-\text{F1}_{\text{smooth}}$求梯度:
\begin{equation}\begin{aligned}&-\nabla_{\theta}\frac{2 \mathbb{E}_{(x,y)\sim\mathcal{D}}\big[y p_{\theta}(x)\big]}{\mathbb{E}_{(x,y)\sim\mathcal{D}}\big[y + p_{\theta}(x)\big]}\\
=&-2\frac{\mathbb{E}_{(x,y)\sim\mathcal{D}}\big[y \nabla_{\theta}p_{\theta}(x)\big]}{\mathbb{E}_{(x,y)\sim\mathcal{D}}\big[y + p_{\theta}(x)\big]} + 2\frac{\mathbb{E}_{(x,y)\sim\mathcal{D}}\big[y p_{\theta}(x)\big]\mathbb{E}_{(x,y)\sim\mathcal{D}}\big[\nabla_{\theta}p_{\theta}(x)\big]}{\left(\mathbb{E}_{(x,y)\sim\mathcal{D}}\big[y + p_{\theta}(x)\big]\right)^2}\\
=&-\frac{2\mathbb{E}_{(x,y)\sim\mathcal{D}}\big[\big(y-\text{F1}_{\text{smooth}}/2\big)\nabla_{\theta}p_{\theta}(x)\big]}{\mathbb{E}_{(x,y)\sim\mathcal{D}}\big[y + p_{\theta}(x)\big]}
\end{aligned}\end{equation}
其中$\frac{2}{\mathbb{E}_{(x,y)\sim\mathcal{D}}[y + p_{\theta}(x)]}$是整体的一个缩放因子,我们主要关心的还是每个样本的梯度,所以结果是
\begin{equation}-\mathbb{E}_{(x,y)\sim\mathcal{D}}\big[\big(y-\text{F1}_{\text{smooth}}/2\big)\nabla_{\theta}p_{\theta}(x)\big]\end{equation}
根据$p\to \log p$“公理”(负样本则是$-p\to\log(1-p)$),我们得到最后的梯度为
\begin{equation}-\mathbb{E}_{(x,y)\sim\mathcal{D}}\big[y\cdot\big(1-\text{F1}_{\text{smooth}}/2\big)\cdot\nabla_{\theta}\log p_{\theta}(x) + (1 - y)\cdot\text{F1}_{\text{smooth}}/2\cdot\nabla_{\theta}\log (1-p_{\theta}(x))\big]\end{equation}
这等价于优化目标
\begin{equation}-\mathbb{E}_{(x,y)\sim\mathcal{D}}\big[y\cdot\big(1-\text{F1}_{\text{smooth}}/2\big)\cdot\log p_{\theta}(x) + (1 - y)\cdot\text{F1}_{\text{smooth}}/2\cdot\log (1-p_{\theta}(x))\big]\end{equation}
的梯度(其中$\text{F1}_{\text{smooth}}$不求梯度),所以这其实就是用$1-\text{F1}_{\text{smooth}}/2$调节正样本的交叉熵,用$\text{F1}_{\text{smooth}}/2$调节负样本的交叉熵。
从扩大边界到Logits调整 #
其实无论评测指标是什么,我们肯定都是希望每一个样本都尽可能预测对。问题在于,样本数目比较少的类别,因为学习得不够充分,所以泛化性能不会太好。
让我们从几何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理想情况下,在编码空间里边,每一类样本都占据着自己的一个“地盘”,不同类的“地盘”是互不相交的。样本数目较少的类别泛化性能不大好,主要就体现为其类别所占据的“地盘”比较小,而且往往还会受到类别数目较多的样本的“打压”,因此“生存”几乎都成了问题,更不用说照顾到训练集没有出现过的新样本了。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其实也很形象,如果样本数目少的类别,里边的样本个个都是“大佬”,一个打十个的那种,那么就算样本少,也能在“地盘之争”中不落下风。让我们考虑一个$n$分类问题,某个样本的编码向量为$f_{\theta}(x)$,类别向量为$u_y$,那么该样本与类别向量的相似度,一般用内积$\langle f_{\theta}(x), u_y\rangle$来度量。假设每个样本能占据半径为$r_y$的“地盘”,这样就是说,满足$\Vert z - f_{\theta}(x)\Vert \leq r_y$的任意$z$都算是该样本的编码向量,这也就意味着,满足这个条件的任意$z$,它跟$u_y$的相似度都应该大于它跟其他类别的相似度。
现在我们考虑
\begin{equation}\langle z, u_y\rangle = \langle f_{\theta}(x), u_y\rangle + \langle z - f_{\theta}(x), u_y\rangle\end{equation}
由于$\Vert z - f_{\theta}(x)\Vert \leq r_y$,所以显然有
\begin{equation}\langle f_{\theta}(x), u_y\rangle - r_y\Vert u_y\Vert\leq\langle z, u_y\rangle \leq \langle f_{\theta}(x), u_y\rangle + r_y\Vert u_y\Vert\end{equation}
所以,为了达到“$z$跟$u_y$的相似度都应该大于它跟其他类别的相似度”这个目的,只需要“$z$跟$u_y$的最小相似度都应该大于它跟其他类别的最大相似度”,因此我们的优化目标变为
\begin{equation}-\log\frac{e^{\langle f_{\theta}(x), u_y\rangle - r_y\Vert u_y\Vert}}{e^{\langle f_{\theta}(x), u_y\rangle - r_y\Vert u_y\Vert}+\sum\limits_{i\neq y} e^{\langle f_{\theta}(x), u_i\rangle + r_y\Vert u_i\Vert}}\end{equation}
可以看到,这其实就相当于am-softmax、circle loss等带有margin的softmax变种,具体形式其实不重要,只需要为类别小的类设置更大的margin就好(样本少的类别每个样本都更“能打”)。那怎么设计每个类的margin呢?之前的文章《通过互信息思想来缓解类别不平衡问题》就提供了一个方案:$m_y=-\tau\log p(y)$,这里的$p(y)$是先验分布,那么就有
\begin{equation}-\log\frac{e^{\langle f_{\theta}(x), u_y\rangle + \tau \log p(y)}}{\sum\limits_{i} e^{\langle f_{\theta}(x), u_i\rangle + \tau \log p(i)}}\end{equation}
这样我们就联系到了logit adjustment loss了,或者说给logit adjustment loss提供了一种几何直观理解。本质上来说,logit adjustment也是在调节权重,只不过一般的调节权重是在损失函数的$\log$之后调整,而logit adjustment则是在$\log$之前调整。
感觉上可以小结一下了 #
本文就类别不平衡现象及其对策做了一些思考,主要是希望通过一些相对直观的引导,来揭示一些魔改loss的思路,从中我们也可以发现,其实这些方案本质上都算是在调节样本权重或者类权重。本文的分析思路相对来说比较散漫,基本上是笔者的头脑风暴内容,如果错漏之处,请读者见谅并指出。
转载到请包括本文地址:https://spaces.ac.cn/archives/7708
更详细的转载事宜请参考:《科学空间FAQ》
如果您还有什么疑惑或建议,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继续讨论。
如果您觉得本文还不错,欢迎分享/打赏本文。打赏并非要从中获得收益,而是希望知道科学空间获得了多少读者的真心关注。当然,如果你无视它,也不会影响你的阅读。再次表示欢迎和感谢!
如果您需要引用本文,请参考:
苏剑林. (Aug. 31, 2020). 《再谈类别不平衡问题:调节权重与魔改Loss的对比联系 》[Blog post]. Retrieved from https://spaces.ac.cn/archives/7708
@online{kexuefm-7708,
title={再谈类别不平衡问题:调节权重与魔改Loss的对比联系},
author={苏剑林},
year={2020},
month={Aug},
url={\url{https://spaces.ac.cn/archives/7708}},
}
September 1st, 2020
交叉熵就是$Hy|x$。Ix,y=Hy - Hy|x,因为Hy是常量,所以最小化交叉熵就是最大化互信息量Ix,y,所以比优化准确率更好吧。
September 3rd, 2020
你好,我对本站很感兴趣,也阅读了不少文章,发现写的非常棒,但是对部分文章有些疑惑并写在评论区,但是我发现未回复(这不符合你的性格和行为),所以是不是系统问题,导致你这边看不到历史文章的评论呢?比如:《“让Keras更酷一些!”:分层的学习率和自由的梯度》,最后一个tiandi的评论
原话是:
“SetLearningRate添加后,尽管效果会提升,但是发现正确的类别预测得分很低(低于0.1,但是如果直接用softmax的话,会很高,我在最后dense分类层也加了SetLearningRate),虽然也是最高分”
很明显这是一个陈述句不是疑问句,既然不是疑问,那我回不回复均可吧。
可以的,我以为是看不见,那我下次使用疑问句,改变一下评论方式
September 16th, 2020
这里p->log(p)的转化不是很明白。
1.是由于log(p)的导数更利于优化,从而导致我们使用log(p);
2.还是我们使用log(p),并且发现log(p)的导数利于优化模型?
从之前看的资料,应该是分类问题优化交叉熵与优化相对熵等价。还是说数学上有更好的解释?
这两种应该也没多大区别吧。对于“为什么使用交叉熵”(也就是为什么用$\log p$而不用$p$)这个问题来说,你说的两种解释其实都存在。交叉熵可以来源于最大似然,然后大家进一步发现了它的好处,这对应你说的第二点;也有人从设计梯度的角度出发,反过来推出了交叉熵,这对应你说的第一点。
我的疑惑点是后面推出f1的优化也沿用p->log(p)这种替代。这个时候是单纯从求导发现有好处呢,还是像交叉熵一样是有物理意义在呢?
如果只是求导发现有好处,那么就有可能存在更好的公式
是可能存在更好的公式啊,这个只是建立在$p\to \log p$这个“假设”下所推导出来的结果。
November 10th, 2020
请问(10)是如何得到的吗,为什么用这个呢
$(10)$的左右两端相等不是显然的吗?至于为什么写成$(10)$的形式,因为后面的推导要用呀。
February 17th, 2021
"假设y是1,那么对应的−smooth_accuracy就是−pθ(x)=σ(zθ(x))"
这里σ前面是不是缺了个负号?
是的,已修正,谢谢指出。
April 7th, 2021
公式(6)(7)中, 是不是应该修改为(y- smooth_f1/2)?
为什么呢?
(6)中, 我觉得第二个等号的内容 并不等于 第三个等号的内容.
$\frac{-2yp\prime}{\sum(y+p)} + \frac{2ypp\prime}{(\sum y+p)^2} = -2\frac{(y-0.5*\mathrm{smooth-f1})p\prime}{\sum(y+p)}$
检验了一下,你的确是对的,当初推导的时候可能我也犯糊涂了,已经修正,感谢指出。
March 19th, 2022
"本质上来说,logit adjustment也是在调节权重,只不过一般的调节权重是在损失函数的log之后调整,而logit adjustment则是在log之前调整"
为什么logit adjustment这种调节权重的方式要好于一般的在log之后调整的呢?
这个或许可以解释为互信息更能揭示本质?
April 10th, 2022
苏神,有点想不明白,公式(7)到(8)中的负样本转换,为什么能从(y-smooth/2)转换成smooth/2?
负样本$y=0$。
October 13th, 2023
[...]众所周知,分类任务的标准损失是交叉熵(Cross Entropy,等价于最大似然MLE,即Maximum Likelihood Estimation),它有着简单高效的特点,但在某些场景下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偏离评价指标、过度自信等,相应的改进工作也有很多,此前我们也介绍过一些,比如《再谈类别不平衡问题:调节权重与魔改Loss的对比联系》、《如何训练你的准确率?》、《缓解交叉熵过度自信的一个简明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