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勃定律——宇宙各向同性的体现
By 苏剑林 | 2010-10-04 | 22251位读者 | 引用1929年哈勃(Edwin Hubble)对河外星系的视向速度与距离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当时只有46个河外星系的视向速度可以利用,而其中仅有24个有推算出的距离,哈勃得出了视向速度与距离之间大致的线性正比关系。
不少宇宙学的书籍中都提到了标题,那么,为什么哈勃定律是宇宙各向同性的体现?或者说为什么宇宙各向同性就必然导致哈勃定律?
首先我们得需要了解一下宇宙学原理,它告诉我们宇宙在大尺度范围是均匀的、各向同性的。基于这个原理,我们会得到一些很奇怪的东西,如宇宙中的每一点都是宇宙的中心。另外,我们还可以得到:宇宙的(整体)运动情况在每一个方向都应该取相同的形式。
N体问题的30个周期性解
By 苏剑林 | 2010-12-19 | 56153位读者 | 引用最近的那些事儿...
By 苏剑林 | 2011-07-05 | 15362位读者 | 引用学着《还珠格格3之天上人间》中的情节,今天我也把自己书架上的书搬上楼去晒晒。
有的书是新买的,有的已经买了一两年了,不管怎样,都拿上去沐浴阳光。
后来才发现,把书搬上去很累很热,把书搬下来重新整理更累更热。整个过程从早上九点开始,直到下午两点才完全结束。
原来,把书搬到太阳下展开的场景很壮观......
当然,晒书只是一个契机,我顺便收拾了一下凌乱的房间,这次算是比较彻底了,一些平常没有清洁的角落都清理了一遍。因为再过几天就正式成为高三了。也许下一次晒书,或者下一次整理,已经是明年的今天了。所以不论怎样,今天都要好好“干一场”!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呵呵^_^
科学空间终于恢复访问了!
By 苏剑林 | 2012-07-18 | 41920位读者 | 引用开始学习数学软件Scilab
By 苏剑林 | 2012-09-28 | 38954位读者 | 引用其实很早之前我就想学习一款数学软件的使用,以前很感兴趣的是mathematica,也玩弄过一阵子,但毕竟在高中没有多大需要,也就没有坚持下来。更重要的是,这些软件都是要收费的。上了大学后,听了师兄姐对数学建模的讲述,发现他们基本上也是用mathematica或者matlab的,但这两个软件都是要收费的,我不大想用破解版本。既然我都已经用上了ubuntu了,那么我就该好好利用它。据说命令跟matlab很相似的软件是scilab,还有octave,不同的是这些都是开源免费的。
出于熟悉代码操作和数学软件编程的目的,我选择了学习scilab。虽然网上说octave与matlab的相似程度更高,但是我感觉scilab比octave用的更广一些,所以就用它。所谓“一理通百理明”,先专心学好一个。
下面是我编写的第一个scialb程序,利用威尔逊方法来进行素性测试。这个代码的主要目的是练习条件语句和循环语句,以及一些输出输入的技巧而已。程序本身比较丑陋。
//我的第一个scilab程序
//完成于2012.09.27
label1=['p:';]; //定义标签
B=x_mdialog(['本程序使用威尔逊方法判断进行素数测试。';'请输入要判断的数'],label1,['127';]); //输入框
p=evstr(B(1)); //提取输入框里边的数字进行赋值
i=1;
j=1;
q=p-1;
while i<q
j=j*i;
j=modulo(j,p);//这个是模函数。
i=i+1;
end
if j==1
messagebox(['这是一个素数';],['测试结果']); //输出,其中后边的“测试结果”是输入框的标题
else
messagebox(['这是一个合数';],['测试结果']);
end
最近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