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Jan

新科学家:割裂时间空间,统一相对论量子论

这篇文章源于《新科学家》2010年8月7日刊,它介绍了物理学家Horava为了统一相对论和量子力学,把广义相对论的时空联系割裂的尝试。在相对论中,时间和空间结合成了不可分割的整体。而现在,有物理学家却要把时间与空间分开,来建立让广义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相调和的统一理论。我对这个理论挺感兴趣的,当然,我还没有能力弄懂它。只是它符合了我们大多数人的一个直觉,就是时间总有跟空间不同的地方,它们之间不应该完全等同起来。不过,事实如何,只有未来的实验能够严重了。

本文并没有官方的中文译文,现载的译文来自“译言网”。译文有一些翻译不大正当的地方,由于时间限制,无法一一修正,但是我觉得对于理解本文内容已经足够了。如果有疑问,不妨参考后边的英文原文,并在此提出与大家讨论。

对爱因斯坦的反思:空间-时间耦合的物理数学的终结

纠结于融合引力和量子力学的物理学家们正向着一个受到铅笔芯启发的理论欢呼雀跃,这个理论可以很简单地让他们取得成功。

它曾是一个改变了我们思考空间和时间的方式的报告。那一年是1908年,德国数学家赫尔曼-闵可夫斯基正尝试着理解爱因斯坦火热的新思想——即我们现在所熟知的狭义相对论,它描述当物质运动很快时它们是如何收缩以及时间是如何扭曲的。“从此独立的空间和时间将注定淡出到纯粹的虚幻中,”闵可夫斯基说道:“而只有两者的统一才能保证一个独立的现实世界。”

点击阅读全文...

1 Feb

纠缠的时空(一):洛仑兹变换的矩阵

我现在是越来越佩服爱因斯坦了,他的相对论是他天才的思想的充分体现。只有当相对论提出之后,宏观物理的大多数现象和规律才得到了统一的描述。狭义相对论中爱因斯坦对我们速度叠加常识的否定已经显示了他莫大的勇气,而一项头脑风暴性的工作——广义相对论则将他惊人的创造力体现得完美无瑕。我是被量子力学的数学吸引的,于相对论则是被相对论美妙的逻辑体系吸引。当然,其中也有相当美妙的数学。

狭义相对论中的核心内容之一就是被称为洛仑兹变换的东西,这在相对论发表之前已经由洛仑兹推导出来了,只不过他不承认他的物理意义,也就没有就此进行一次物理革命,革命的任务则由爱因斯坦完成。很久前我就已经看过洛仑兹变换的推导,那是直接设一种线性关系来求解的。但是我总感觉那样的推导不够清晰(也许是我的理解方式有问题吧),而且没有说明狭义相对论的两条原理如何体现出现。所以在研究过矩阵之后,我就尝试用矩阵来推导洛仑兹变换,发现效果挺好的,而且我觉得能够体现出相对论中的对称性。

两条原理

1、狭义相对性原理:在所有惯性系中,物理定律有相同的表达形式。这是力学相对性原理的推广,它适用于一切物理定律,其本质是所有惯性系平权。

2、光速不变原理:所有惯性系中,真空中的光速都等于c=299 792 458 m/s,与光源运动无关。迈克耳孙-莫雷实验是其有力证明。

点击阅读全文...

3 Feb

关于“平衡态公理”的更正与思考

在《自然极值》系列文章中,我引用了《数学方法论与解题研究》(张雄,李得虎编著)中提到的“平衡态公理”,并用它来解决了一些数学物理问题。平衡态公理讲的是系统的平衡状态总是在势能取极(小)值时取到,简单来讲就是自然界总向势能更低的方向发展,比如“水往低处流”。这在经典力学中本身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但在有些时候,我们在应用的时候可能会不自觉地将它想象成为“系统的平衡状态总是在总能量取极(小)值时取到”。然而,这却是不正确的。本文就是要探讨这个问题。

先来看看平衡态公理的来源。从最小作用量原理出发,考虑保守系统,每一个系统都应该对应着一个取极值的作用量S:
$$S=\int_{t_1}^{t_2} L(x,\dot{x})dt$$

点击阅读全文...

4 Feb

[问题解答]双曲线上的最短距离

昨天晚上一位网友与我讨论以下问题:

函数$y=\sqrt{3} x-\frac{1}{x}$的图像为双曲线,在此双曲线的两支上分别取P、Q点,求PQ的最短距离。

显然,如果双曲线是普通的$\frac{x^2}{a^2}-\frac{y^2}{b^2}=1$的形式,则这个问题是相当简单的。就是当y=0时两个点的距离,也就是2a。但是很明显这样的一条双曲线是经过旋转的。因此我们需要知道它究竟旋转了多少度$\theta$。然后列出$y=(\tan\theta) x$,联立双曲线方程就可以求出两个点了。

点击阅读全文...

5 Feb

小数的二进制表示

也许中学老师会告诉5、10、20等等的十进制数字怎么化成二进制数字,但又没有老师告诉你怎么将十进制的0.1变成二进制的小数呢?

我们将一个十进制整数化为二进制是这样操作的:在十进制的计算法则中,将十进制数除以2,得到商和余数;把商除以2,得到商和余数;...重复下去,直到商为0。然后把每次得到的余数按倒序排列,就得到了二进制数字。比如6:

$$\begin{aligned}6\div 2=3...0 \\ 3\div 2=1...1 \\ 1\div 2=0...1\end{aligned}$$

倒过来就是110。这就是二进制中的6了。

点击阅读全文...

27 Feb

纠缠的时空(二):洛仑兹变换的矩阵(续)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以矩阵的方式推导出了洛仑兹变换。矩阵表述不仅仅具有形式上的美,还具有很重要的实用价值,比如可以很方便地寻找各种不变量。当洛仑兹变换用矩阵的方式表达出来后,很多线性代数中已知的理论都可以用在上边。在这篇小小的续集中,我们将尝试阐述这个思想。

本文中,继续设光速$c=1$。

我们已经得到了洛仑兹变换的矩阵形式:
\begin{equation}\left[\begin{array}{c} x\\t \end{array}\right]=\frac{1}{\sqrt{1-v^2}}\left[\begin{array}{c c}1 & v\\ v & 1 \end{array}\right]\left[\begin{array}{c}x'\\t' \end{array}\right]\end{equation}

点击阅读全文...

7 Mar

轻微的扰动——摄动法简介(3)

微分方程领域大放光彩

虽然微分方程在各个计算领域都能一展才华,不过它最辉煌的光芒无疑绽放于微分方程领域,包括常微分方程和偏微分方程。海王星——“笔尖上发现的行星”——就是摄动法的著名成果,类似的还有冥王星的发现。天体力学家用一颗假设的行星的引力摄动来解释已知行星的异常运动,并由此反推未知行星的轨道。我们已不止一次提到过,一般的三体问题是混沌的,没有精确的解析解。这就要求我们考虑一些近似的方法,这样的方法发展起来就成为了摄动理论。

跟解代数方程一样,摄动法解带有小参数或者大参数的微分方程的基本思想,就是将微分方程的解表达为小参数或大参数的幂级数。当然,这是最直接的,也相当好理解,不过所求得的级数解有可能存在一些性态不好的情况,比如有时原解应该是一个周期运动,但是级数解却出现了诸如$t \sin t$的“长期项”,这是相当不利的,因此也发展出各种技巧来消除这些项。可见,摄动理论是一门应用广泛、集众家所大成的实用理论。下面我们将通过一些实际的例子来阐述这个技巧。

点击阅读全文...

13 Mar

单摆运动级数解:初试同伦分析

开始之初,我偶然在图书馆看到了一本名为《超越摄动:同伦分析方法导论》,里边介绍了一种求微分方程近似解的新方法,关键是里边的内容看起来并不是十分难懂,因此我饶有兴致地借来研究了。果然,这是一种非常有趣的方法,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还是非常简洁的方法。这解决了我一直以来想要研究的问题:用傅里叶级数来近似描述单摆运动的近似解。当然,它带给我的冲击不仅仅是这些。为了得出周期解,我又同时研究了各种摄动方法的技巧,如消除长期项的PL(Poincaré–Lindstedt)方法。这同时增加了我对各种近似解析方法的了解。从开学到现在快三周的时间,我一直都在研究这些问题。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