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小熵原理(四):“物以类聚”之从图书馆到词向量
By 苏剑林 | 2018-12-02 | 96523位读者 | 引用从第一篇看下来到这里,我们知道所谓“最小熵原理”就是致力于降低学习成本,试图用最小的成本完成同样的事情。所以整个系列就是一个“偷懒攻略”。那偷懒的秘诀是什么呢?答案是“套路”,所以本系列又称为“套路宝典”。
本篇我们介绍图书馆里边的套路。
先抛出一个问题:词向量出现在什么时候?是2013年Mikolov的Word2Vec?还是是2003年Bengio大神的神经语言模型?都不是,其实词向量可以追溯到千年以前,在那古老的图书馆中...
走进图书馆
图书馆里有词向量?还是千年以前?在哪本书?我去借来看看。
放书的套路
其实不是哪本书,而是放书的套路。
很明显,图书馆中书的摆放是有“套路”的:它们不是随机摆放的,而是分门别类地放置的,比如数学类放一个区,文学类放一个区,计算机类也放一个区;同一个类也有很多子类,比如数学类中,数学分析放一个子区,代数放一个子区,几何放一个子区,等等。读者是否思考过,为什么要这么分类放置?分类放置有什么好处?跟最小熵又有什么关系?
从动力学角度看优化算法(三):一个更整体的视角
By 苏剑林 | 2019-01-08 | 60579位读者 | 引用“让Keras更酷一些!”:随意的输出和灵活的归一化
By 苏剑林 | 2019-01-27 | 104635位读者 | 引用继续“让Keras更酷一些!”系列,让Keras来得更有趣些吧~
这次围绕着Keras的loss、metric、权重和进度条进行展开。
可以不要输出
一般我们用Keras定义一个模型,是这样子的:
x_in = Input(shape=(784,))
x = x_in
x = Dense(100, activation='relu')(x)
x = Dense(10, activation='softmax')(x)
model = Model(x_in, x)
model.compile(loss='categorical_crossentropy ',
optimizer='adam',
metrics=['accuracy'])
model.fit(x_train, y_train, epochs=5)
构造一个显式的、总是可逆的矩阵
By 苏剑林 | 2019-03-01 | 43856位读者 | 引用从《恒等式 det(exp(A)) = exp(Tr(A)) 赏析》一文我们得到矩阵$\exp(\boldsymbol{A})$总是可逆的,它的逆就是$\exp(-\boldsymbol{A})$。问题是$\exp(\boldsymbol{A})$只是一个理论定义,单纯这样写没有什么价值,因为它要把每个$\boldsymbol{A}^n$都算出来。
有没有什么具体的例子呢?有,本文来构造一个显式的、总是可逆的矩阵。
其实思路非常简单,假设$\boldsymbol{x},\boldsymbol{y}$是两个$k$维列向量,那么$\boldsymbol{x}\boldsymbol{y}^{\top}$就是一个$k\times k$的矩阵,我们就来考虑
\begin{equation}\begin{aligned}\exp\left(\boldsymbol{x}\boldsymbol{y}^{\top}\right)=&\sum_{n=0}^{\infty}\frac{\left(\boldsymbol{x}\boldsymbol{y}^{\top}\right)^n}{n!}\\
=&\boldsymbol{I}+\boldsymbol{x}\boldsymbol{y}^{\top}+\frac{\boldsymbol{x}\boldsymbol{y}^{\top}\boldsymbol{x}\boldsymbol{y}^{\top}}{2}+\frac{\boldsymbol{x}\boldsymbol{y}^{\top}\boldsymbol{x}\boldsymbol{y}^{\top}\boldsymbol{x}\boldsymbol{y}^{\top}}{6}+\dots\end{aligned}\end{equation}
“让Keras更酷一些!”:分层的学习率和自由的梯度
By 苏剑林 | 2019-03-10 | 102094位读者 | 引用高举“让Keras更酷一些!”大旗,让Keras无限可能~
今天我们会用Keras做到两件很重要的事情:分层设置学习率和灵活操作梯度。
首先是分层设置学习率,这个用途很明显,比如我们在fine tune已有模型的时候,有些时候我们会固定一些层,但有时候我们又不想固定它,而是想要它以比其他层更低的学习率去更新,这个需求就是分层设置学习率了。对于在Keras中分层设置学习率,网上也有一定的探讨,结论都是要通过重写优化器来实现。显然这种方法不论在实现上还是使用上都不友好。
然后是操作梯度。操作梯度一个最直接的例子是梯度裁剪,也就是把梯度控制在某个范围内,Keras内置了这个方法。但是Keras内置的是全局的梯度裁剪,假如我要给每个梯度设置不同的裁剪方式呢?甚至我有其他的操作梯度的思路,那要怎么实施呢?不会又是重写优化器吧?
本文就来为上述问题给出尽可能简单的解决方案。
恒等式 det(exp(A)) = exp(Tr(A)) 赏析
By 苏剑林 | 2019-02-18 | 68677位读者 | 引用本文的主题是一个有趣的矩阵行列式的恒等式
\begin{equation}\det(\exp(\boldsymbol{A})) = \exp(\text{Tr}(\boldsymbol{A}))\label{eq:main}\end{equation}
这个恒等式在挺多数学和物理的计算中都出现过,笔者都在不同的文献中看到过好几次了。
注意左端是矩阵的指数,然后求行列式,这两步都是计算量非常大的运算;右端仅仅是矩阵的迹(一个标量),然后再做标量的指数。两边的计算量差了不知道多少倍,然而它们居然是相等的!这不得不说是一个神奇的事实。
所以,本文就来好好欣赏一个这个恒等式。
分享一次专业领域词汇的无监督挖掘
By 苏剑林 | 2019-04-10 | 86558位读者 | 引用去年 Data Fountain 曾举办了一个“电力专业领域词汇挖掘”的比赛,该比赛有意思的地方在于它是一个“无监督”的比赛,也就是说它考验的是从大量的语料中无监督挖掘专业词汇的能力。
这个显然确实是工业界比较有价值的一个能力,又想着我之前也在无监督新词发现中做过一定的研究,加之“无监督比赛”的新颖性,所以当时毫不犹豫地参加了,然而最终排名并不靠前~
不管怎样,还是分享一下我自己的做法,这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无监督做法,也许会对部分读者有些参考价值。
基准对比
首先,新词发现部分,用到了我自己写的库nlp zero,基本思路是先分别对“比赛所给语料”、“自己爬的一部分百科百科语料”做新词发现,然后两者进行对比,就能找到一批“比赛所给语料”的特征词。
科学空间浏览指南(FAQ)
By 苏剑林 | 2019-03-26 | 134147位读者 | 引用事实上,除了写博客内容,在这几年里,笔者是花了相当一部分时间来做科学空间的“表面功夫”,为此还专门学了一点php、css和js。虽然不敢说精益求精,但总体来说网站的浏览体验应该比前几年要好得多。
考虑到有些读者可能需要的功能,但一时半会未必能留意到,遂来整理一些站内技巧。
文章篇
什么环境阅读文章最佳?
两年前科学空间就已经加入了响应式设计,自动适应不同分辨率的屏幕。因此,不管哪个分辨率的环境应该都能看清文字内容,唯一的问题是,在小屏幕手机下公式可能会显示不全或者错位。为了较好地阅读公式,最好在7寸以上的屏幕上阅读。如果一定要用小屏幕的手机,可以考虑横屏阅读。
最近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