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扩散模型漫谈(七):最优扩散方差估计(上)
By 苏剑林 | 2022-08-12 | 75630位读者 | 引用对于生成扩散模型来说,一个很关键的问题是生成过程的方差应该怎么选择,因为不同的方差会明显影响生成效果。
在《生成扩散模型漫谈(二):DDPM = 自回归式VAE》我们提到,DDPM分别假设数据服从两种特殊分布推出了两个可用的结果;《生成扩散模型漫谈(四):DDIM = 高观点DDPM》中的DDIM则调整了生成过程,将方差变为超参数,甚至允许零方差生成,但方差为0的DDIM的生成效果普遍差于方差非0的DDPM;而《生成扩散模型漫谈(五):一般框架之SDE篇》显示前、反向SDE的方差应该是一致的,但这原则上在$\Delta t\to 0$时才成立;《Improved Denoising Diffusion Probabilistic Models》则提出将它视为可训练参数来学习,但会增加训练难度。
所以,生成过程的方差究竟该怎么设置呢?今年的两篇论文《Analytic-DPM: an Analytic Estimate of the Optimal Reverse Variance in Diffusion Probabilistic Models》和《Estimating the Optimal Covariance with Imperfect Mean in Diffusion Probabilistic Models》算是给这个问题提供了比较完美的答案。接下来我们一起欣赏一下它们的结果。
Transformer升级之路:8、长度外推性与位置鲁棒性
By 苏剑林 | 2023-01-31 | 44935位读者 | 引用上一篇文章《Transformer升级之路:7、长度外推性与局部注意力》我们讨论了Transformer的长度外推性,得出的结论是长度外推性是一个训练和预测的不一致问题,而解决这个不一致的主要思路是将注意力局部化,很多外推性好的改进某种意义上都是局部注意力的变体。诚然,目前语言模型的诸多指标看来局部注意力的思路确实能解决长度外推问题,但这种“强行截断”的做法也许会不符合某些读者的审美,因为人工雕琢痕迹太强,缺乏了自然感,同时也让人质疑它们在非语言模型任务上的有效性。
本文我们从模型对位置编码的鲁棒性角度来重新审视长度外推性这个问题,此思路可以在基本不对注意力进行修改的前提下改进Transformer的长度外推效果,并且还适用多种位置编码,总体来说方法更为优雅自然,而且还适用于非语言模型任务。
生成扩散模型漫谈(八):最优扩散方差估计(下)
By 苏剑林 | 2022-08-18 | 42814位读者 | 引用在上一篇文章《生成扩散模型漫谈(七):最优扩散方差估计(上)》中,我们介绍并推导了Analytic-DPM中的扩散模型最优方差估计结果,它是直接给出了已经训练好的生成扩散模型的最优方差的一个解析估计,实验显示该估计结果确实能有效提高扩散模型的生成质量。
这篇文章我们继续介绍Analytic-DPM的升级版,出自同一作者团队的论文《Estimating the Optimal Covariance with Imperfect Mean in Diffusion Probabilistic Models》,在官方Github中被称为“Extended-Analytic-DPM”,下面我们也用这个称呼。
结果回顾
上一篇文章是在DDIM的基础上,推出DDIM的生成过程最优方差应该是
\begin{equation}\sigma_t^2 + \gamma_t^2\bar{\sigma}_t^2\end{equation}
其中$\bar{\sigma}_t^2$是分布$p(\boldsymbol{x}_0|\boldsymbol{x}_t)$的方差,它有如下的估计结果(这里取“方差估计2”的结果):
\begin{equation}\bar{\sigma}_t^2 = \frac{\bar{\beta}_t^2}{\bar{\alpha}_t^2}\left(1 - \frac{1}{d}\mathbb{E}_{\boldsymbol{x}_t\sim p(\boldsymbol{x}_t)}\left[ \Vert\boldsymbol{\epsilon}_{\boldsymbol{\theta}}(\boldsymbol{x}_t, t)\Vert^2\right]\right)\label{eq:basic}\end{equation}
生成扩散模型漫谈(十一):统一扩散模型(应用篇)
By 苏剑林 | 2022-09-21 | 43899位读者 | 引用在《生成扩散模型漫谈(十):统一扩散模型(理论篇)》中,笔者自称构建了一个统一的模型框架(Unified Diffusion Model,UDM),它允许更一般的扩散方式和数据类型。那么UDM框架究竟能否实现如期目的呢?本文通过一些具体例子来演示其一般性。
框架回顾
首先,UDM通过选择噪声分布$q(\boldsymbol{\varepsilon})$和变换$\boldsymbol{\mathcal{F}}$来构建前向过程
\begin{equation}\boldsymbol{x}_t = \boldsymbol{\mathcal{F}}_t(\boldsymbol{x}_0,\boldsymbol{\varepsilon}),\quad \boldsymbol{\varepsilon}\sim q(\boldsymbol{\varepsilon})\end{equation}
然后,通过如下的分解来实现反向过程$\boldsymbol{x}_{t-1}\sim p(\boldsymbol{x}_{t-1}|\boldsymbol{x}_t)$的采样
\begin{equation}\hat{\boldsymbol{x}}_0\sim p(\boldsymbol{x}_0|\boldsymbol{x}_t)\quad \& \quad \boldsymbol{x}_{t-1}\sim p(\boldsymbol{x}_{t-1}|\boldsymbol{x}_t, \boldsymbol{x}_0=\hat{\boldsymbol{x}}_0)\end{equation}
其中$p(\boldsymbol{x}_0|\boldsymbol{x}_t)$就是用$\boldsymbol{x}_t$预估$\boldsymbol{x}_0$的概率,一般用简单分布$q(\boldsymbol{x}_0|\boldsymbol{x}_t)$来近似建模,训练目标基本上就是$-\log q(\boldsymbol{x}_0|\boldsymbol{x}_t)$或其简单变体。当$\boldsymbol{x}_0$是连续型数据时,$q(\boldsymbol{x}_0|\boldsymbol{x}_t)$一般就取条件正态分布;当$\boldsymbol{x}_0$是离散型数据时,$q(\boldsymbol{x}_0|\boldsymbol{x}_t)$可以选择自回归模型或者非自回归模型。
“十字架”组合计数问题浅试
By 苏剑林 | 2022-10-09 | 19879位读者 | 引用Naive Bayes is all you need ?
By 苏剑林 | 2023-06-08 | 45785位读者 | 引用很抱歉,起了这么个具有标题党特征的题目。在写完《NBCE:使用朴素贝叶斯扩展LLM的Context处理长度》之后,笔者就觉得朴素贝叶斯(Naive Bayes)跟Attention机制有很多相同的特征,后来再推导了一下发现,Attention机制其实可以看成是一种广义的、参数化的朴素贝叶斯。既然如此,“Attention is All You Need”不也就意味着“Naive Bayes is all you need”了?这就是本文标题的缘由。
接下来笔者将介绍自己的思考过程,分析如何从朴素贝叶斯角度来理解Attention机制。
朴素贝叶斯
本文主要考虑语言模型,它要建模的是$p(x_t|x_1,\cdots,x_{t-1})$。根据贝叶斯公式,我们有
\begin{equation}p(x_t|x_1,\cdots,x_{t-1}) = \frac{p(x_1,\cdots,x_{t-1}|x_t)p(x_t)}{p(x_1,\cdots,x_{t-1})}\propto p(x_1,\cdots,x_{t-1}|x_t)p(x_t)\end{equation}
生成扩散模型漫谈(十八):得分匹配 = 条件得分匹配
By 苏剑林 | 2023-02-28 | 29512位读者 | 引用在前面的介绍中,我们多次提及“得分匹配”和“条件得分匹配”,它们是扩散模型、能量模型等经常出现的概念,特别是很多文章直接说扩散模型的训练目标是“得分匹配”,但事实上当前主流的扩散模型如DDPM的训练目标是“条件得分匹配”才对。
那么“得分匹配”与“条件得分匹配”具体是什么关系呢?它们两者是否等价呢?本文详细讨论这个问题。
得分匹配
首先,得分匹配(Score Matching)是指训练目标:
\begin{equation}\mathbb{E}_{\boldsymbol{x}_t\sim p_t(\boldsymbol{x}_t)}\left[\left\Vert\nabla_{\boldsymbol{x}_t}\log p_t(\boldsymbol{x}_t) - \boldsymbol{s}_{\boldsymbol{\theta}}(\boldsymbol{x}_t,t)\right\Vert^2\right]\label{eq:sm}\end{equation}
其中$\boldsymbol{\theta}$是训练参数。很明显,得分匹配是想学习一个模型$\boldsymbol{s}_{\boldsymbol{\theta}}(\boldsymbol{x}_t,t)$来逼近$\nabla_{\boldsymbol{x}_t}\log p_t(\boldsymbol{x}_t)$,这里的$\nabla_{\boldsymbol{x}_t}\log p_t(\boldsymbol{x}_t)$我们就称为“得分”。
Transformer升级之路:11、将β进制位置进行到底
By 苏剑林 | 2023-07-31 | 50392位读者 | 引用在文章《Transformer升级之路:10、RoPE是一种β进制编码》中,我们给出了RoPE的$\beta$进制诠释,并基于进制转化的思路推导了能够在不微调的情况下就可以扩展Context长度的NTK-aware Scaled RoPE。不得不说,通过类比$\beta$进制的方式来理解位置编码,确实是一个非常美妙且富有启发性的视角,以至于笔者每次深入思考和回味之时,似乎总能从中得到新的领悟和收获。
本文将重新回顾RoPE的$\beta$进制诠释,并尝试将已有的NTK-aware Scaled RoPE一般化,以期望找到一种更优的策略来不微调地扩展LLM的Context长度。
进制类比
我们知道,RoPE的参数化沿用了Sinusoidal位置编码的形式。而不知道是巧合还是故意为之,整数$n$的Sinusoidal位置编码,与它的$\beta$进制编码,有很多相通之处。
最近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