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关心如何扩展LLM的Context长度的读者来说,上周无疑是激动人心的一周,开源社区接连不断地出现令人振奋的成果。首先,网友@kaiokendev在他的项目SuperHOT中实验了“位置线性内插”的方案,显示通过非常少的长文本微调,就可以让已有的LLM处理Long Context。几乎同时,Meta也提出了同样的思路,带着丰富的实验结果发表在论文《Extending Context Window of Large Language Models via Positional Interpolation》上。惊喜还远不止此,随后网友@bloc97提出了NTK-aware Scaled RoPE,实现了不用微调就可以扩展Context长度的效果!

以上种种进展,尤其是NTK-aware Scaled RoPE,迫使笔者去重新思考RoPE的含义。经过分析,笔者发现RoPE的构造可以视为一种$\beta$进制编码,在这个视角之下,开源社区的这些进展可以理解为对进制编码编码的不同扩增方式。

进制表示 #

假设我们有一个1000以内(不包含1000)的整数$n$要作为条件输入到模型中,那么要以哪种方式比较好呢?

最朴素的想法是直接作为一维浮点向量输入,然而0~999这涉及到近千的跨度,对基于梯度的优化器来说并不容易优化得动。那缩放到0~1之间呢?也不大好,因为此时相邻的差距从1变成了0.001,模型和优化器都不容易分辨相邻的数字。总的来说,基于梯度的优化器都有点“矫情”,它只能处理好不大不小的输入,太大太小都容易出问题。

所以,为了避免这个问题,我们还需要继续构思新的输入方式。在不知道如何让机器来处理时,我们不妨想想人是怎么处理呢。对于一个整数,比如759,这是一个10进制的三位数,每位数字是0~9。既然我们自己都是用10进制来表示数字的,为什么不直接将10进制表示直接输入模型呢?也就是说,我们将整数$n$以一个三维向量$[a,b,c]$来输入,$a,b,c$分别是$n$的百位、十位、个位。这样,我们既缩小了数字的跨度,又没有缩小相邻数字的差距,代价了增加了输入的维度——刚好,神经网络擅长处理高维数据。

如果想要进一步缩小数字的跨度,我们还可以进一步缩小进制的基数,如使用8进制、6进制甚至2进制,代价是进一步增加输入的维度。

直接外推 #

假设我们还是用三维10进制表示训练了模型,模型效果还不错。然后突然来了个新需求,将$n$上限增加到2000以内,那么该如何处理呢?

如果还是用10进制表示的向量输入到模型,那么此时的输入就是一个四维向量了。然而,原本的模型是针对三维向量设计和训练的,所以新增一个维度后,模型就无法处理了。可能有读者想说,为什么不能提前预留好足够多的维度呢?没错,是可以提前预留多几维,训练阶段设为0,推理阶段直接改为其他数字,这就是外推(Extrapolation)。

直接外推

直接外推

然而,训练阶段预留的维度一直是0,如果推理阶段改为其他数字,效果不见得会好,因为模型对没被训练过的情况不一定具有适应能力。也就是说,由于某些维度的训练数据不充分,所以直接进行外推通常会导致模型的性能严重下降。

线性内插 #

于是,有人想到了将外推改为内插(Interpolation),简单来说就是将2000以内压缩到1000以内,比如通过除以2,1749就变成了874.5,然后转为三维向量[8,7,4.5]输入到原来的模型中。从绝对数值来看,新的$[7,4,9]$实际上对应的是1498,是原本对应的2倍,映射方式不一致;从相对数值来看,原本相邻数字的差距为1,现在是0.5,最后一个维度更加“拥挤”。所以,做了内插修改后,通常都需要微调训练,以便模型重新适应拥挤的映射关系。

线性内插

线性内插

当然,有读者会说外推方案也可以微调。是的,但内插方案微调所需要的步数要少得多,因为很多场景(比如位置编码)下,相对大小(或许说序信息)更加重要,换句话说模型只需要知道874.5比874大就行了,不需要知道它实际代表什么多大的数字。而原本模型已经学会了875比874大,加之模型本身有一定的泛化能力,所以再多学一个874.5比874大不会太难。

不过,内插方案也不尽完美,当处理范围进一步增大时,相邻差异则更小,并且这个相邻差异变小集中在个位数,剩下的百位、十位,还是保留了相邻差异为1。换句话说,内插方法使得不同维度的分布情况不一样,每个维度变得不对等起来,模型进一步学习难度也更大。

进制转换 #

有没有不用新增维度,又能保持相邻差距的方案呢?有,我们也许很熟悉,那就是进制转换!三个数字的10进制编码可以表示0~999,如果是16进制呢?它最大可以表示$16^3 - 1 = 4095 > 1999$。所以,只需要转到16进制,如1749变为$[6,13,5]$,那么三维向量就可以覆盖目标范围,代价是每个维度的数字从0~9变为0~15。

进制转换

进制转换

仔细想想,就会发现这真是一个绝妙的想法。刚才说到,我们关心的场景主要利用序信息,原来训练好的模型已经学会了$875 > 874$,而在16进制下同样有$875 > 874$,比较规则是一模一样的(模型根本不知道你输入的是多少进制)。唯一担心的是每个维度超过9之后(10~15)模型还能不能正常比较,但事实上一般模型也有一定的泛化能力,所以每个维度稍微往外推一些是没问题的。所以,这个转换进制的思路,甚至可能不微调原来模型也有效!另外,为了进一步缩窄外推范围,我们还可以换用更小的$\left\lceil\sqrt[3]{2000}\right\rceil =13$进制而不是16进制。

接下来我们将会看到,这个进制转换的思想,实际上就对应着文章开头提到的NTK-aware scaled RoPE!

位置编码 #

为了建立起它们的联系,我们先要建立如下结果:

位置$n$的旋转位置编码(RoPE),本质上就是数字$n$的$\beta$进制编码!

看上去可能让人意外,因为两者表面上迥然不同。但事实上,两者的运算有着相同的关键性质。为了理解这一点,我们首先回忆一个10进制的数字$n$,我们想要求它的$\beta$进制表示的(从右往左数)第$m$位数字,方法是
\begin{equation}\left\lfloor\frac{n}{\beta^{m-1}}\right\rfloor\bmod\beta\label{eq:mod}\end{equation}
也就是先除以$\beta^{k-1}$次方,然后求模(余数)。然后再来回忆RoPE,它的构造基础是Sinusoidal位置编码,可以改写为
\begin{equation}\left[\cos\left(\frac{n}{\beta^0}\right),\sin\left(\frac{n}{\beta^0}\right),\cos\left(\frac{n}{\beta^1}\right),\sin\left(\frac{n}{\beta^1}\right),\cdots,\cos\left(\frac{n}{\beta^{d/2-1}}\right),\sin\left(\frac{n}{\beta^{d/2-1}}\right)\right]\label{eq:sinu}\end{equation}
其中,$\beta=10000^{2/d}$。现在,对比式$\eqref{eq:mod}$,式$\eqref{eq:sinu}$是不是也有一模一样的$\frac{n}{\beta^{m-1}}$?至于模运算,它的最重要特性是周期性,式$\eqref{eq:sinu}$的$\cos,\sin$是不是刚好也是周期函数?所以,除掉取整函数这个无关紧要的差异外,RoPE(或者说Sinusoidal位置编码)其实就是数字$n$的$\beta$进制编码!

建立起这个联系后,前面几节讨论的整数$n$的扩增方案,就可以对应到文章开头的各种进展上了。其中,直接外推方案就是啥也不改,内插方案就是将$n$换成$n/k$,其中$k$是要扩大的倍数,这就是Meta的论文所实验的Positional Interpolation,里边的实验结果也证明了外推比内插确实需要更多的微调步数。

至于进制转换,就是要扩大$k$倍表示范围,那么原本的$\beta$进制至少要扩大成$\beta (k^{2/d})$进制(式$\eqref{eq:sinu}$虽然是$d$维向量,但$\cos,\sin$是成对出现的,所以相当于$d/2$位$\beta$进制表示,因此要开$d/2$次方而不是$d$次方),或者等价地原来的底数$10000$换成$10000k$,这基本上就是NTK-aware Scaled RoPE。跟前面讨论的一样,由于位置编码更依赖于序信息,而进制转换基本不改变序的比较规则,所以NTK-aware Scaled RoPE在不微调的情况下,也能在更长Context上取得不错的效果。

追根溯源 #

可能有读者好奇,这跟NTK有什么关系呢?NTK全称是“Neural Tangent Kernel”,我们之前在《从动力学角度看优化算法(七):SGD ≈ SVM?》也稍微涉及过。要说上述结果跟NTK的关系,更多的是提出者的学术背景缘故,提出者对《Fourier Features Let Networks Learn High Frequency Functions in Low Dimensional Domains》等结果比较熟悉,里边利用NTK相关结果证明了神经网络无法直接学习高频信号,解决办法是要将它转化为Fourier特征——其形式就跟式$\eqref{eq:mod}$的Sinusoidal位置编码差不多。

所以,提出者基于NTK相关结果的直觉,推导了NTK-aware Scaled RoPE。笔者向提出者请教过他的推导,其实他的推导很简单,就是把外推和内插结合起来——高频外推、低频内插。具体来说,式$\eqref{eq:sinu}$最低频是$\frac{n}{\beta^{d/2-1}}$项,引入参数$\lambda$变为$\frac{n}{(\beta\lambda)^{d/2-1}}$,让它跟内插一致,即
\begin{equation}\frac{n}{(\beta\lambda)^{d/2-1}} = \frac{n/k}{\beta^{d/2-1}}\end{equation}
那么解得$\lambda=k^{2/(d-2)}$。至于最高频是$\frac{n}{\beta}$项,引入$\lambda$后变为$\frac{n}{\beta\lambda}$,由于$d$通常很大,$\lambda$很接近1,所以它还是接近于$\frac{n}{\beta}$,即等价于外推。

所以这样的方案简单巧妙地将外推和内插结合了起来。另外,由于$d$比较大(BERT是64,LLAMA是128),$k^{2/(d-2)}$跟$k^{2/d}$差别不大,所以它跟笔者基于进制思想提出的$k^{2/d}$解是基本一致的。还有,从提出者这个思想来看,任意能实现“高频外推、低频内插”的方案都是可以的,并非只有上述引入$\lambda$的方案,这个读者可以亲自尝试一下。

个人测试 #

作为号称不用微调就可以增加LLM的Context长度的方案,笔者第一次看到NTK-aware Scaled RoPE时,也感到很震惊,并且迫不及待地去测试它。毕竟根据《Transformer升级之路:9、一种全局长度外推的新思路》的经验,在笔者所偏爱的“GAU+Post Norm”组合上,很多主流的方案都失效了,那么这个方法又如何?

当$k$取8时,对比结果如下(关于“重复”与“不重复”的区别,可以参考这里
\begin{array}{c|cc}
\hline
\text{测试长度} & 512(\text{训练}) & 4096(\text{重复}) & 4096(\text{不重复})\\
\hline
\text{Baseline} & 49.41\% & 24.17\% & 23.16\% \\
\text{Baseline-}\log n & 49.40\% & 24.60\% & 24.02\% \\
\hline
\text{PI-RoPE} & 49.41\% & 15.04\% & 13.54\% \\
\text{PI-RoPE-}\log n & 49.40\% & 14.99\% & 16.51\% \\
\hline
\text{NTK-RoPE} & 49.41\% & 51.28\% & 39.27\% \\
\text{NTK-RoPE-}\log n & 49.40\% & 61.71\% & 43.75\% \\
\hline
\end{array}
以上报告的都是没有经过长文本微调的结果,其中Baseline就是外推,PI(Positional Interpolation)就是Baseline基础上改内插,NTK-RoPE就是Baseline基础上改NTK-aware Scaled RoPE。带$\log n$的选项,是指预训练时加入了《从熵不变性看Attention的Scale操作》中的scale,考虑这个变体是因为笔者觉得NTK-RoPE虽然解决了RoPE的长度泛化问题,但没有解决注意力不集中问题。

表格的实验结果完全符合预期:

1、直接外推的效果不大行;

2、内插如果不微调,效果也很差;

3、NTK-RoPE不微调就取得了非平凡(但有所下降)的外推结果;

4、加入$\log n$来集中注意力确实有帮助。

所以,NTK-RoPE成功地成为目前第二种笔者测试有效的不用微调就可以扩展LLM的Context长度的方案(第一种自然是NBCE),再次为提出者的卓越洞察力点赞!更加值得高兴的是,NTK-RoPE在“重复”外推上比“不重复”外推效果明显好,表明这样修改之后是保留了全局依赖,而不是单纯将注意力局部化。

写在最后 #

本文从$\beta$进制编码的角度理解RoPE,并借此介绍了目前开源社区关于Long Context的一些进展,其中还包含了一种不用微调就可以增加Context长度的修改方案。

仅仅一周,开源社区的Long Context进展就让人应接不暇,也大快人心,以至于网友@ironborn123评论道

上周看上去是插值器的报复:) OpenClosedAI最好小心了

转载到请包括本文地址:https://spaces.ac.cn/archives/9675

更详细的转载事宜请参考:《科学空间FAQ》

如果您还有什么疑惑或建议,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继续讨论。

如果您觉得本文还不错,欢迎分享/打赏本文。打赏并非要从中获得收益,而是希望知道科学空间获得了多少读者的真心关注。当然,如果你无视它,也不会影响你的阅读。再次表示欢迎和感谢!

如果您需要引用本文,请参考:

苏剑林. (Jul. 06, 2023). 《Transformer升级之路:10、RoPE是一种β进制编码 》[Blog post]. Retrieved from https://spaces.ac.cn/archives/9675

@online{kexuefm-9675,
        title={Transformer升级之路:10、RoPE是一种β进制编码},
        author={苏剑林},
        year={2023},
        month={Jul},
        url={\url{https://spaces.ac.cn/archives/967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