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空间浏览指南(FAQ)
By 苏剑林 | 2019-03-26 | 129085位读者 | 引用事实上,除了写博客内容,在这几年里,笔者是花了相当一部分时间来做科学空间的“表面功夫”,为此还专门学了一点php、css和js。虽然不敢说精益求精,但总体来说网站的浏览体验应该比前几年要好得多。
考虑到有些读者可能需要的功能,但一时半会未必能留意到,遂来整理一些站内技巧。
文章篇
什么环境阅读文章最佳?
两年前科学空间就已经加入了响应式设计,自动适应不同分辨率的屏幕。因此,不管哪个分辨率的环境应该都能看清文字内容,唯一的问题是,在小屏幕手机下公式可能会显示不全或者错位。为了较好地阅读公式,最好在7寸以上的屏幕上阅读。如果一定要用小屏幕的手机,可以考虑横屏阅读。
万能的seq2seq:基于seq2seq的阅读理解问答
By 苏剑林 | 2019-12-05 | 86497位读者 | 引用今天给bert4keras新增加了一个例子:阅读理解式问答(task_reading_comprehension_by_seq2seq.py),语料跟之前一样,都是用WebQA和SogouQA,最终的得分在0.77左右(单模型,没精调)。
方法简述
由于这次主要目的是给bert4keras增加demo,因此效率就不是主要关心的目标了。这次的目标主要是通用性和易用性,所以用了最万能的方案——seq2seq来实现做阅读理解。
用seq2seq做的话,基本不用怎么关心模型设计,只要把篇章和问题拼接起来,然后预测答案就行了。此外,seq2seq的方案还自然地包括了判断篇章有无答案的方法,以及自然地导出一种多篇章投票的思路。总而言之,不考虑效率的话,seq2seq做阅读理解是一种相当优雅的方案。
这次实现seq2seq还是用UNILM的方案,如果还不了解的读者,可以先阅读《从语言模型到Seq2Seq:Transformer如戏,全靠Mask》了解相应内容。
能量视角下的GAN模型(三):生成模型=能量模型
By 苏剑林 | 2019-05-10 | 52852位读者 | 引用今天要介绍的结果还是跟能量模型相关,来自论文《Implicit Generation and Generalization in Energy-Based Models》。当然,它已经跟GAN没有什么关系了,但是跟本系列第二篇所介绍的能量模型关系较大,所以还是把它放到这个系列好了。
我当初留意到这篇论文,是因为机器之心的报导《MIT本科学神重启基于能量的生成模型,新框架堪比GAN》,但是说实在的,这篇文章没什么意思,说句不中听的,就是炒冷饭系列,媒体的标题也算中肯,是“重启”。这篇文章就是指出能量模型实际上就是某个特定的Langevin方程的静态解,然后就用这个Langevin方程来实现采样,有了采样过程也就可以完成能量模型的训练,这些理论都是现成的,所以这个过程我在学习随机微分方程的时候都想过,我相信很多人也都想过。因此,我觉得作者的贡献就是把这个直白的想法通过一系列炼丹技巧实现了。
但不管怎样,能训练出来也是一件很不错的事情,另外对于之前没了解过相关内容的读者来说,这确实也算是一个不错的能量模型案例,所以我论文的整体思路整理一下,让读者能够更全面地理解能量模型。
端午&高考乱弹:怀念的,也许只是怀念本身
By 苏剑林 | 2019-06-07 | 49380位读者 | 引用自己实现了一个bert4keras
By 苏剑林 | 2019-08-27 | 173610位读者 | 引用分享个人实现的bert4keras:
思考:两个椭圆片能粘合成一个立体吗?
By 苏剑林 | 2019-07-21 | 58252位读者 | 引用什么时候多进程的加速比可以大于1?
By 苏剑林 | 2019-10-27 | 57702位读者 | 引用多进程或者多线程等并行加速目前已经不是什么难事了,相信很多读者都体验过。一般来说,我们会有这样的结论:多进程的加速比很难达到1。换句话说,当你用10进程去并行跑一个任务时,一般只能获得不到10倍的加速,而且进程越多,这个加速比往往就越低。
要注意,我们刚才说“很难达到1”,说明我们的潜意识里就觉得加速比最多也就是1。理论上确实是的,难不成用10进程还能获得20倍的加速?这不是天上掉馅饼吗?不过我前几天确实碰到了一个加速比远大于1的例子,所以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
词频统计
我的原始任务是统计词频:我有很多文章,然后我们要对这些文章进行分词,最后汇总出一个词频表出来。一般的写法是这样的:
tokens = {}
for text in read_texts():
for token in tokenize(text):
tokens[token] = tokens.get(token, 0) + 1
这种写法在我统计THUCNews全部文章的词频时,大概花了20分钟。
开源一版DGCNN阅读理解问答模型(Keras版)
By 苏剑林 | 2019-08-20 | 71467位读者 | 引用去年写过《基于CNN的阅读理解式问答模型:DGCNN》,介绍了一个纯卷积的简单的问答模型。当时是用Tensorflow实现的,而且没有开源,这几天抽空用Keras复现了一下,决定开源。
模型综述
关于DGCNN的基本介绍,这里不再赘述。本文的模型并不是之前模型的重复实现,而是有所改动,这里只介绍一下被改动的地方。
1、这里放出的模型,线下验证集的分数大概是0.72(之前大约是0.75);
2、本次模型以字为单位,使用笔者之前探索出来的“字词混合Embedding”(之前是以词为单位);
3、本次模型完全去掉了人工特征(之前用了8个人工特征);
4、本次模型去掉了位置Embedding(之前将位置Embedding拼接到输入上);
5、模型架构和训练细节有所微调。
最近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