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费曼讲课很精彩,但他是上个世纪的人,所以也就没有多少视频保留下来。但是网上还是存有一些,有兴趣的读者可以收藏。
费曼讲座——光、电子、路径积分(无字幕)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jAyMzU4ODg=.html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jAyMzQ4NzI=.html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TQzMTEyNTA4.html
广州棋院观赛——首见“岭南双雄”
By 苏剑林 | 2013-05-20 | 21408位读者 | 引用昨天一整天在广州棋院观战——第四届广东省大学生高校棋类联赛。呵呵,我也是个中国象棋迷,而且也是棋牌社的成员,当然我不是高手,业余水平都算不上呀,回想初赛的时候我失误接踵而至,成绩惨不忍睹,这次去观战是因为我们华师有个大叔去比赛了(大叔也能参赛?是的,他是成人教育的夜大学生,真是活到老学到老呀~~),所以我也去观摩了。现场气氛也是很热烈,高手云集呀......
我喜欢聚精会神、连续一两个钟地下一盘棋,也喜欢看别人下棋。棋枰上看似平静,却烽火狼烟四起,楚汉争霸较量。稍不留神,就会四面楚歌,真是“一子错,满盘皆落索”呀。
华师本部中国象棋的最佳成绩是第十三名,就是那位很棒的大叔了。颁奖的时候两位传奇人物出现了——岭南双雄 ——许银川和吕钦。两人一出现,很多人就拥上去拍照了(可惜我拍不到)。“许仙”跟照片上差不多,比较喜欢笑,而吕钦看起来严肃一点,颁完团体奖项了,他们就离开了。
《虚拟的实在(1)》——为什么需要场?
By 苏剑林 | 2013-05-24 | 39144位读者 | 引用这段时间我接触的物理学都是场论,从各种方面为广义相对论奠基。自我感觉,我的数学基础还算可以的,但是物理“底蕴”就不够了,通常是能够把物理理论的数学描述看懂,但是对每一步的物理基础和来源却不甚了解,真是“数学有余而物理不足”呀。陶醉在场论的海洋一段时间之后,对场论也有了个大概的印象。但是有一个最基础的问题,直到今天我才算是得到了比较满意的解答——为什么要引入场?
在传统的牛顿力学中并没有“场”这一概念,比如天体力学我们只需要考虑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就可以完美解决很多问题,根本不需要场。估计广大读者首次接触到“场”的概念是在高中学习电学的时候,那时教科书给我们带来了电场、场线等诸多诡异的概念。事实上就是如此,可以这样说,历史上“场”是为了电磁学而诞生的——法拉第首次引入的场线具有独特的魅力。
《虚拟的实在(3)》——相对论动力学
By 苏剑林 | 2013-06-20 | 27160位读者 | 引用半个多月没有写文章了,一是因为接近期末考了,比较忙,当然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人变懒了,呵呵,别人是忙里偷闲,我是闲里偷懒了。
这篇文章主要跟大家分享一下相对论动力学的知识。我们之前已经接触过相对论的坐标变换了,接下来的任务应该是把经典力学的动力学定律改成为相对论版本的,这显然也是学习场论的必经之路——懂得如何构造力学定律的相对版版本,是懂得构造相对论性场的基础。和朗道的《力学》与《场论》一样,我们的主线就是“最小作用量原理”。让我们回忆一下,在经典力学中,一个自由粒子的作用量是
$$S_m=\int Ldt=\int \frac{1}{2} m v^2dt$$
《虚拟的实在(2)》——为什么引力如此复杂?
By 苏剑林 | 2013-06-07 | 32117位读者 | 引用上一篇文章里我已经从我自己的理解角度简单说了一下场论的必要性,这次让我们再次谈到这个话题,企图在文字层面上得到更深入的认识。
上一两周的时间,我一直在找资料,主要是线性引力的资料,并且发现了很多有趣的东西,在此一并与大家分享一下。首先,当我在Google中输入“线性引力”时,我发现了一本“奇书”,一本名副其实的“巨著”——《引力论》!洋洋1300多页的大作,三位“超级巨星”——C.W.麦思纳(Charles W.Misner)、K.S.索恩(Kip S.Thorne)、J.A.惠勒(John Archibald Wheeler)——联合编写,恐怕再也找不到哪本书可以PK它的“全明星阵容”了。该书英文名为Gravitation,中文是由台湾翻译的,繁体中文版。全书讲述了引力的研究历史和发展情况,更重要的是几乎每一处历史都给出了数学论证!最最重要的,作者惠勒还是跟爱因斯坦同一个研究时代的人,我们可以最真实的感受到那年代的研究。看到这里,我就迫不及待地想买了,由于各种原因,我们很难买到,到图书馆找,发现有英文版的,就马上借过来了,另外因为买不到中文版,我只好到网上买了电子版,然后打印出来了。不过不是很清晰,而且自我感觉中文翻译不是很好(当然,已经够我们阅读了)。
与首都机场的“难分难舍”
By 苏剑林 | 2013-07-01 | 16444位读者 | 引用上个月的最后三天(06.28-06.30),我去国家天文台参加了第三届宇宙驿站的站长联谊会及科普研讨会。会议在河北兴隆天文台举行,我们按照计划是先到北京总部,然后去兴隆,然后回到北京总部解散。具体的故事我会另写文章与大家分享,本文主要想说一下我与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的“难分难舍”的返程之旅。
按照计划,我是昨晚9点的飞机,今天凌晨应该可以到广州。我七点多到机场,八点左右就办完了登记手续,然而,我们等了两三个钟,最终得到的结果是:由于雷暴雨的影响(北京并没有下雨,估计是途中某个地方的上空天气太糟糕),该航班取消,补到第二天七点......这对我来说可真是个大考验。虽说航空公司会为我们联系宾馆,但是效率之低让不少人在机场抗议,于是乎冰冷的机场一下子就热闹起来的(取消的不知我们一趟航班,还有很多其他航班)。而我虽然来过好几次北京,毕竟还属于“异客”,自然经验不足,但我做出了一个很大胆的决定:在机场过夜!
欢聚兴隆,畅言科普
记信息时代的天文科普研讨会暨第三届宇宙驿站站长联谊会
在信息时代的今天,利用互联网相互交流以及查找各种资讯已经成为了许多天文爱好者的必经之道。同好们也许都浏览过牧夫天文论坛、星友空间站、空间天文网等天文科学网站,事实上,它们都源于一个共同的科普网站群体——宇宙驿站。正如她的名字所言,宇宙驿站是我们一大群天文爱好者在互联网上的“家”,她为我们这群热衷于网络科普的站长免费提供了稳定的网站空间。
宇宙驿站发起于2002年,是国家天文台LAMOST项目之一,迄今已经有近百位站长在上面“安家”。2013年6月28日到6月30日,我们这群站长齐聚兴隆,开展了一次别开生面的会议——“信息时代的天文科普研讨会暨第三届站长联谊会”。
《虚拟的实在(4)》——质量是什么
By 苏剑林 | 2013-07-22 | 56741位读者 | 引用笔者很少会谈到定义性的东西,原因很简单,因为我也不见得会比大家清楚,或者说也未必比大家所知道的准确。不过,刚刚与同好讨论过与质量相关的问题,就跟大家分享一下。
最初的问题是能量能不能转化为物质,我觉得根据$E=mc^2$,是显然可以的,例子嘛,我首先想到在量子场论中的真空是会不断产生和湮灭正负电子对的,因此这可以作为一个证据。但是这个感觉上太遥远了,所以我在互联网搜索了一下,不过搜到的内容大同小异:
当辐射光子能量足够高时,在它从原子核旁边经过时,在核库仑场作用下,辐射光子可能转化成一个正电子和一个负电子,这种过程称作电子对效应。
(正负电子对效应)
最近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