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真的需要把训练集的损失降低到零吗?
By 苏剑林 | 2020-07-31 | 68053位读者 | 引用在训练模型的时候,我们需要损失函数一直训练到0吗?显然不用。一般来说,我们是用训练集来训练模型,但希望的是验证集的损失越小越好,而正常来说训练集的损失降低到一定值后,验证集的损失就会开始上升,因此没必要把训练集的损失降低到0。
既然如此,在已经达到了某个阈值之后,我们可不可以做点别的事情来提升模型性能呢?ICML 2020的论文《Do We Need Zero Training Loss After Achieving Zero Training Error?》回答了这个问题。不过论文的回答也仅局限在“是什么”这个层面上,并没很好地描述“为什么”,另外看了知乎上kid丶大佬的解读,也没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因此自己分析了一下,记录在此。
L2正则没有想象那么好?可能是“权重尺度偏移”惹的祸
By 苏剑林 | 2020-08-14 | 36757位读者 | 引用L2正则是机器学习常用的一种防止过拟合的方法(应该也是一道经常遇到的面试题)。简单来说,它就是希望权重的模长尽可能小一点,从而能抵御的扰动多一点,最终提高模型的泛化性能。但是读者可能也会发现,L2正则的表现通常没有理论上说的那么好,很多时候加了可能还有负作用。最近的一篇文章《Improve Generalization and Robustness of Neural Networks via Weight Scale Shifting Invariant Regularizations》从“权重尺度偏移”这个角度分析了L2正则的弊端,并提出了新的WEISSI正则项。整个分析过程颇有意思,在这里与大家分享一下。
相关内容
这一节中我们先简单回顾一下L2正则,然后介绍它与权重衰减的联系以及与之相关的AdamW优化器。
L2正则的理解
为什么要添加L2正则?这个问题可能有多个答案。有从Ridge回归角度回答的,有从贝叶斯推断角度回答的,这里给出从扰动敏感性的角度的理解。
最小熵原理(六):词向量的维度应该怎么选择?
By 苏剑林 | 2020-08-20 | 102122位读者 | 引用随着NLP的发展,像Word2Vec、Glove这样的词向量模型,正逐渐地被基于Transformer的BERT等模型代替,不过经典始终是经典,词向量模型依然在不少场景发光发热,并且仍有不少值得我们去研究的地方。本文我们来关心一个词向量模型可能有的疑惑:词向量的维度大概多少才够?
先说结论,笔者给出的估算结果是
\begin{equation}n > 8.33\log N\label{eq:final}\end{equation}
更简约的话可以直接记$n > 8\log N$,其中$N$是词表大小,$n$就是词向量维度,$\log$是自然对数。当$n$超过这个阈值时,就说明模型有足够的容量容纳这$N$个词语(当然$n$越大过拟合风险也越大)。这样一来,当$N=100000$时,得到的$n$大约是96,所以对于10万个词的词向量模型来说,维度选择96就足够了;如果要容纳500万个词,那么$n$大概就是128。
再谈类别不平衡问题:调节权重与魔改Loss的对比联系
By 苏剑林 | 2020-08-31 | 80182位读者 | 引用类别不平衡问题,也称为长尾分布问题,在本博客里已经有好几次相关讨论了,比如《从loss的硬截断、软化到focal loss》、《将“Softmax+交叉熵”推广到多标签分类问题》、《通过互信息思想来缓解类别不平衡问题》。对于缓解类别不平衡,比较基本的方法就是调节样本权重,看起来“高端”一点的方法则是各种魔改loss了(比如Focal Loss、Dice Loss、Logits Adjustment等),本文希望比较系统地理解一下它们之间的联系。
从光滑准确率到交叉熵
这里的分析主要以sigmoid的2分类为主,但多数结论可以平行推广到softmax的多分类。设$x$为输入,$y\in\{0,1\}$为目标,$p_{\theta}(x) \in [0, 1]$为模型。理想情况下,当然是要评测什么指标,我们就去优化那个指标。对于分类问题来说,最朴素的指标当然就是准确率,但准确率并没有办法提供有效的梯度,所以不能直接来训练。
殊途同归的策略梯度与零阶优化
By 苏剑林 | 2020-09-15 | 57241位读者 | 引用深度学习如此成功的一个巨大原因就是基于梯度的优化算法(SGD、Adam等)能有效地求解大多数神经网络模型。然而,既然是基于梯度,那么就要求模型是可导的,但随着研究的深入,我们时常会有求解不可导模型的需求,典型的例子就是直接优化准确率、F1、BLEU等评测指标,或者在神经网络里边加入了不可导模块(比如“跳读”操作)。
本文将简单介绍两种求解不可导的模型的有效方法:强化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策略梯度(Policy Gradient),以及干脆不需要梯度的零阶优化(Zeroth Order Optimization)。表面上来看,这是两种思路完全不一样的优化方法,但本文将进一步证明,在一大类优化问题中,其实两者基本上是等价的。
后台提示,本文是科学空间的第1000篇文章。
本想写下一篇文章的,但是看到这个提示,就先瞎写个水文纪念一下。都说人老了就喜欢各种感叹,这话还真不假。看到别人高考来个感想,博客十周年了来个感想,现在第1000篇文章了也来个感想,似乎总想找点理由感叹一下一样。那今天又能扯些啥犊子呢?
首先,自恋一下。1000篇文章,如果要印刷下来,就算每篇文章印一页,那也能印个1000页了,相信不少人都没捧起过1000页的书吧(我还真读过,有文章为证:《哈哈,我的“〈圣经〉”到了》),我居然能写个1000篇,也是挺佩服自己的。当然,早期的文章有部分是转载的,不是全部都自己写的,不过还是坚持了不少原创内容,而且就算是转载的也是经过自己编辑整理的,不算纯Copy,所以也勉强能说的过去吧。
然后,庆幸一下。博客开始的主题是天文和科普,后来慢慢偏向了理论物理和数学,现在则偏向了机器学习,但不管怎样,总算很庆幸地在科学这条路坚持了下来。虽然没有像幼时设想的那样成为一名真正的自然科学家/数学家,但终究有点相关,闲时依然可以做做科学计算,勉强也对得起当初的梦想。
从动力学角度看优化算法(五):为什么学习率不宜过小?
By 苏剑林 | 2020-10-10 | 55840位读者 | 引用本文的主题是“为什么我们需要有限的学习率”,所谓“有限”,指的是不大也不小,适中即可,太大容易导致算法发散,这不难理解,但为什么太小也不好呢?一个容易理解的答案是,学习率过小需要迭代的步数过多,这是一种没有必要的浪费,因此从“节能”和“加速”的角度来看,我们不用过小的学习率。但如果不考虑算力和时间,那么过小的学习率是否可取呢?Google最近发布在Arxiv上的论文《Implicit Gradient Regularization》试图回答了这个问题,它指出有限的学习率隐式地给优化过程带来了梯度惩罚项,而这个梯度惩罚项对于提高泛化性能是有帮助的,因此哪怕不考虑算力和时间等因素,也不应该用过小的学习率。
对于梯度惩罚,本博客已有过多次讨论,在文章《对抗训练浅谈:意义、方法和思考(附Keras实现)》和《泛化性乱弹:从随机噪声、梯度惩罚到虚拟对抗训练》中,我们就分析了对抗训练一定程度上等价于对输入的梯度惩罚,而文章《我们真的需要把训练集的损失降低到零吗?》介绍的Flooding技巧则相当于对参数的梯度惩罚。总的来说,不管是对输入还是对参数的梯度惩罚,都对提高泛化能力有一定帮助。
从动力学角度看优化算法(六):为什么SimSiam不退化?
By 苏剑林 | 2020-12-11 | 81277位读者 | 引用自SimCLR以来,CV中关于无监督特征学习的工作层出不穷,让人眼花缭乱。这些工作大多数都是基于对比学习的,即通过适当的方式构造正负样本进行分类学习的。然而,在众多类似的工作中总有一些特立独行的研究,比如Google的BYOL和最近的SimSiam,它们提出了单靠正样本就可以完成特征学习的方案,让人觉得耳目一新。但是没有负样本的支撑,模型怎么不会退化(坍缩)为一个没有意义的常数模型呢?这便是这两篇论文最值得让人思考和回味的问题了。
其中SimSiam给出了让很多人都点赞的答案,但笔者觉得SimSiam也只是把问题换了种说法,并没有真的解决这个问题。笔者认为,像SimSiam、GAN等模型的成功,很重要的原因是使用了基于梯度的优化器(而非其他更强或者更弱的优化器),所以不结合优化动力学的答案都是不完整的。在这里,笔者尝试结合动力学来分析SimSiam不会退化的原因。
SimSiam
在看SimSiam之前,我们可以先看看BYOL,来自论文《Bootstrap your own latent: A new approach to self-supervised Learning》,其学习过程很简单,就是维护两个编码器Student和Teacher,其中Teacher是Student的滑动平均,Student则又反过来向Teacher学习,有种“左脚踩右脚”就可以飞起来的感觉。示意图如下:
最近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