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爬虫探索(二):落实到论坛爬取上
By 苏剑林 | 2017-06-06 | 25313位读者 | 引用前述的方案,如果爬取的页面仅仅有单一的有效区域,如博客页、新闻页等,那么基本上来说已经足够了。但是,诸如像论坛这样的具有比较明显的层次划分的网站,我们需要进一步细分。因为经过上述步骤,我们虽然能够把有效文本提取出来,但结果是把所有文本放在一块了。
深度优先
而为了给内容进一步“分块”,我们还需要利用DOM树的位置信息。如上一篇的DOM树图,我们需要给每个节点和叶子都编号,即我们需要一个遍历DOM树的方式。这里我们采用“深度优先”的方案。
深度优先搜索算法(英语:Depth-First-Search,简称DFS)是一种用于遍历或搜索树或图的算法。沿着树的深度遍历树的节点,尽可能深的搜索树的分支。当节点v的所在边都己被探寻过,搜索将回溯到发现节点v的那条边的起始节点。这一过程一直进行到已发现从源节点可达的所有节点为止。如果还存在未被发现的节点,则选择其中一个作为源节点并重复以上过程,整个进程反复进行直到所有节点都被访问为止。
通用爬虫探索(三):效果展示与代码
By 苏剑林 | 2017-06-07 | 54174位读者 | 引用互怼的艺术:从零直达WGAN-GP
By 苏剑林 | 2017-06-08 | 287532位读者 | 引用前言
GAN,全称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s,中文名是生成对抗式网络。对于GAN来说,最通俗的解释就是“伪造者-鉴别者”的解释,如艺术画的伪造者和鉴别者。一开始伪造者和鉴别者的水平都不高,但是鉴别者还是比较容易鉴别出伪造者伪造出来的艺术画。但随着伪造者对伪造技术的学习后,其伪造的艺术画会让鉴别者识别错误;或者随着鉴别者对鉴别技术的学习后,能够很简单的鉴别出伪造者伪造的艺术画。这是一个双方不断学习技术,以达到最高的伪造和鉴别水平的过程。 然而,稍微深入了解的读者就会发现,跟现实中的造假者不同,造假者会与时俱进地使用新材料新技术来造假,而GAN最神奇而又让人困惑的地方是它能够将随机噪声映射为我们所希望的正样本,有噪声就有正样本,这不是无本生意吗,多划算~
另一个情况是,自从WGAN提出以来,基本上GAN的主流研究都已经变成了WGAN上去了,但WGAN的形式事实上已经跟“伪造者-鉴别者”差得比较远了。而且WGAN虽然最后的形式并不复杂,但是推导过程却用到了诸多复杂的数学,使得我无心研读原始论文。这迫使我要找从一条简明直观的线索来理解GAN。幸好,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有点收获。
【不可思议的Word2Vec】6. Keras版的Word2Vec
By 苏剑林 | 2017-08-06 | 139930位读者 | 引用前言
看过我之前写的TF版的Word2Vec后,Keras群里的Yin神问我有没有Keras版的。事实上在做TF版之前,我就写过Keras版的,不过没有保留,所以重写了一遍,更高效率,代码也更好看了。纯Keras代码实现Word2Vec,原理跟《【不可思议的Word2Vec】5. Tensorflow版的Word2Vec》是一样的,现在放出来,我想,会有人需要的。(比如,自己往里边加一些额外输入,然后做更好的词向量模型?)
由于Keras同时支持tensorflow、theano、cntk等多个后端,这就等价于实现了多个框架的Word2Vec了。嗯,这样想就高大上了,哈哈~
代码
【备忘】谈谈dropout
By 苏剑林 | 2017-08-08 | 33221位读者 | 引用其实这只是一篇备忘...
dropout是深度学习中防止过拟合的一项有效措施,当然,就其思想而言,dropout其实也不仅仅可以用在深度学习中,还可以用在传统的机器学习方法中,只不过在深度学习的神经网络框架下,dropout显得更为自然罢了。
做了什么
dropout是怎么操作的?一般来做,对于输入的张量$x$,dropout就是将部分元素置零,然后将置零后的结果做一个尺度变换。具体来说,以Keras的Dropout(0.6)(x)为例,实际上等价于numpy做的这件事情
import numpy as np
x = np.random.random((10,100)) #模拟一个batch_size=10、维度为100的输入
def Dropout(x, drop_proba):
return x*np.random.choice(
[0,1],
x.shape,
p=[drop_proba,1-drop_proba]
)/(1.-drop_proba)
print Dropout(x, 0.6)
开学啦!咱们来做完形填空~(讯飞杯)
By 苏剑林 | 2017-09-03 | 201958位读者 | 引用前言
从今年开始,CCL会议将计划同步举办评测活动。笔者这段时间在一创业公司实习,公司也报名参加这个评测,最后实现上就落在我这里,今年的评测任务是阅读理解,名曰《第一届“讯飞杯”中文机器阅读理解评测》。虽说是阅读理解,但事实上任务比较简单,是属于完形填空类型的,即一段材料中挖了一个空,从上下文中选一个词来填入这个空中。最后我们的模型是单系统排名第6,验证集准确率为73.55%,测试集准确率为75.77%,大家可以在这里观摩排行榜。(“广州火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就是文本的模型)
事实上,这个数据集和任务格式是哈工大去年提出的,所以这次的评测也是哈工大跟科大讯飞一起联合举办的。哈工大去年的论文《Consensus Attention-based Neural Networks for Chinese Reading Comprehension》就研究过另一个同样格式但不同内容的数据集,是用通用的阅读理解模型做的(通用的阅读理解是指给出材料和问题,从材料中找到问题的答案,完形填空可以认为是通用阅读理解的一个非常小的子集)。
虽然,在这次评测任务的介绍中,评测方总有意无意地引导我们将这个问题理解为阅读理解问题。但笔者觉得,阅读理解本身就难得多,这个就一完形填空,只要把它作为纯粹的完形填空题做就是了,所以本文仅仅是采用类似语言模型的做法来做。这种做法的好处是思路简明直观,计算量低(在笔者的GTX1060上可以跑到batch size为160),便于实验。
模型
回到模型上,我们的模型其实比较简单,完全紧扣了“从上下文中选一个词来填空”这一思想,示意图如下。
Linux下的误删大坑与简单的恢复技巧
By 苏剑林 | 2017-07-16 | 28639位读者 | 引用RNN模型中输入的重要性的评估
By 苏剑林 | 2017-09-10 | 29764位读者 | 引用Saliency Maps for RNN
RNN是很多序列任务的不二法门,比如文本分类任务的常用方法就是“词向量+LSTM+全连接分类器”。如下图
假如这样的一个模型可以良好地工作,那么现在考虑一个任务是:如何衡量输入$w_1,\dots,w_n$对最终的分类结果的影响的重要程度(Saliency)呢?例如假设这是一个情感分类任务,那么怎么找出是哪些词对最终的分类有较为重要的影响呢?本文给出了一个较为直接的思路。
思路的原理很简单,因为我们是将RNN最后一步的状态向量(也就是绿色阴影所代表的向量)传递给后面的分类器进行分类的,因此最后一步的状态向量$\boldsymbol{h}_n$就是一个目标向量。而RNN是一个递推的过程,
最近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