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Oct

变分自编码器 = 最小化先验分布 + 最大化互信息

这篇文章很简短,主要描述的是一个很有用、也不复杂、但是我居然这么久才发现的事实~

《深度学习的互信息:无监督提取特征》一文中,我们通过先验分布和最大化互信息两个loss的加权组合来得到Deep INFOMAX模型最后的loss。在那篇文章中,虽然把故事讲完了,但是某种意义上来说,那只是个拼凑的loss。而本文则要证明那个loss可以由变分自编码器自然地导出来。

过程

不厌其烦地重复一下,变分自编码器(VAE)需要优化的loss是
\begin{equation}\begin{aligned}&KL(\tilde{p}(x)p(z|x)\Vert q(z)q(x|z))\\
=&\iint \tilde{p}(x)p(z|x)\log \frac{\tilde{p}(x)p(z|x)}{q(x|z)q(z)} dzdx\end{aligned}\end{equation}
相关的论述在本博客已经出现多次了。VAE中既包含编码器,又包含解码器,如果我们只需要编码特征,那么再训练一个解码器就显得很累赘了。所以重点是怎么将解码器去掉。

其实再简单不过了,把VAE的loss分开两部分

点击阅读全文...

10 Mar

高举“让Keras更酷一些!”大旗,让Keras无限可能~

今天我们会用Keras做到两件很重要的事情:分层设置学习率灵活操作梯度

首先是分层设置学习率,这个用途很明显,比如我们在fine tune已有模型的时候,有些时候我们会固定一些层,但有时候我们又不想固定它,而是想要它以比其他层更低的学习率去更新,这个需求就是分层设置学习率了。对于在Keras中分层设置学习率,网上也有一定的探讨,结论都是要通过重写优化器来实现。显然这种方法不论在实现上还是使用上都不友好。

然后是操作梯度。操作梯度一个最直接的例子是梯度裁剪,也就是把梯度控制在某个范围内,Keras内置了这个方法。但是Keras内置的是全局的梯度裁剪,假如我要给每个梯度设置不同的裁剪方式呢?甚至我有其他的操作梯度的思路,那要怎么实施呢?不会又是重写优化器吧?

本文就来为上述问题给出尽可能简单的解决方案。

点击阅读全文...

27 Aug

自己实现了一个bert4keras

分享个人实现的bert4keras:

这是笔者重新实现的keras版的bert,致力于用尽可能清爽的代码来实现keras下调用bert。

说明

目前已经基本实现bert,并且能成功加载官方权重,经验证模型输出跟keras-bert一致,大家可以放心使用。

本项目的初衷是为了修改、定制上的方便,所以可能会频繁更新。

因此欢迎star,但不建议fork,因为你fork下来的版本可能很快就过期了。

点击阅读全文...

31 Oct

从去噪自编码器到生成模型

在我看来,几大顶会之中,ICLR的论文通常是最有意思的,因为它们的选题和风格基本上都比较轻松活泼、天马行空,让人有脑洞大开之感。所以,ICLR 2020的投稿论文列表出来之后,我也抽时间粗略过了一下这些论文,确实发现了不少有意思的工作。

其中,我发现了两篇利用去噪自编码器的思想做生成模型的论文,分别是《Learning Generative Models using Denoising Density Estimators》《Annealed Denoising Score Matching: Learning Energy-Based Models in High-Dimensional Spaces》。由于常规做生成模型的思路我基本都有所了解,所以这种“别具一格”的思路就引起了我的兴趣。细读之下,发现两者的出发点是一致的,但是具体做法又有所不同,最终的落脚点又是一样的,颇有“一题多解”的美妙,遂将这两篇论文放在一起,对比分析一翻。

fashion mnist、CelebA、cifar10上的生成效果

fashion mnist、CelebA、cifar10上的生成效果

点击阅读全文...

20 Apr

EAE:自编码器 + BN + 最大熵 = 生成模型

生成模型一直是笔者比较关注的主题,不管是NLP和CV的生成模型都是如此。这篇文章里,我们介绍一个新颖的生成模型,来自论文《Batch norm with entropic regularization turns deterministic autoencoders into generative models》,论文中称之为EAEEntropic AutoEncoder)。它要做的事情给变分自编码器(VAE)基本一致,最终效果其实也差不多(略优),说它新颖并不是它生成效果有多好,而是思路上的新奇,颇有别致感。此外,借着这个机会,我们还将学习一种统计量的估计方法——$k$邻近方法,这是一种很有用的非参数估计方法。

自编码器vs生成模型

普通的自编码器是一个“编码-解码”的重构过程,如下图所示:

典型自编码器示意图

典型自编码器示意图

其loss一般为
\begin{equation}L_{AE} = \mathbb{E}_{x\sim \tilde{p}(x)}\left[\left\Vert x - \hat{x}\right\Vert^2\right] = \mathbb{E}_{x\sim \tilde{p}(x)}\left[\left\Vert x - D(E(x))\right\Vert^2\right]\end{equation}

点击阅读全文...

25 May

Google新作Synthesizer:我们还不够了解自注意力

深度学习这个箱子,远比我们想象的要黑。

写在开头

据说物理学家费曼说过一句话[来源]:“谁要是说他懂得量子力学,那他就是真的不懂量子力学。”我现在越来越觉得,这句话中的“量子力学”也可以替换为“深度学习”。尽管深度学习已经在越来越多的领域证明了其有效性,但我们对它的解释性依然相当无力。当然,这几年来已经有不少工作致力于打开深度学习这个黑箱,但是很无奈,这些工作基本都是“马后炮”式的,也就是在已有的实验结果基础上提出一些勉强能说服自己的解释,无法做到自上而下的构建和理解模型的原理,更不用说提出一些前瞻性的预测。

本文关注的是自注意力机制。直观上来看,自注意力机制算是解释性比较强的模型之一了,它通过自己与自己的Attention来自动捕捉了token与token之间的关联,事实上在《Attention is All You Need》那篇论文中,就给出了如下的看上去挺合理的可视化效果:

《Attention is All You Need》一文中对Attention的可视化例子

《Attention is All You Need》一文中对Attention的可视化例子

但自注意力机制真的是这样生效的吗?这种“token对token”的注意力是必须的吗?前不久Google的新论文《Synthesizer: Rethinking Self-Attention in Transformer Models》对自注意力机制做了一些“异想天开”的探索,里边的结果也许会颠覆我们对自注意力的认知。

点击阅读全文...

10 Sep

变分自编码器(六):从几何视角来理解VAE的尝试

前段时间公司组织技术分享,轮到笔者时,大家希望我讲讲VAE。鉴于之前笔者也写过变分自编码器系列,所以对笔者来说应该也不是特别难的事情,因此就答应了下来,后来仔细一想才觉得犯难:怎么讲才好呢?

变分自编码器示意图

变分自编码器示意图

对于VAE来说,之前笔者有两篇比较系统的介绍:《变分自编码器(一):原来是这么一回事》《变分自编码器(二):从贝叶斯观点出发》。后者是纯概率推导,对于不做理论研究的人来说其实没什么意义,也不一定能看得懂;前者虽然显浅一点,但也不妥,因为它是从生成模型的角度来讲的,并没有说清楚“为什么需要VAE”(说白了,VAE可以带来生成模型,但是VAE并不一定就为了生成模型),整体风格也不是特别友好。

笔者想了想,对于大多数不了解但是想用VAE的读者来说,他们应该只希望大概了解VAE的形式,然后想要知道“VAE有什么作用”、“VAE相比AE有什么区别”、“什么场景下需要VAE”等问题的答案,对于这种需求,上面两篇文章都无法很好地满足。于是笔者尝试构思了VAE的一种几何图景,试图从几何角度来描绘VAE的关键特性,在此也跟大家分享一下。

点击阅读全文...

9 Dec

变分自编码器(八):估计样本概率密度

在本系列的前面几篇文章中,我们已经从多个角度来理解了VAE,一般来说,用VAE是为了得到一个生成模型,或者是做更好的编码模型,这都是VAE的常规用途。但除了这些常规应用外,还有一些“小众需求”,比如用来估计$x$的概率密度,这在做压缩的时候通常会用到。

本文就从估计概率密度的角度来了解和推导一下VAE模型。

两个问题

所谓估计概率密度,就是在已知样本$x_1,x_2,\cdots,x_N\sim \tilde{p}(x)$的情况下,用一个待定的概率密度簇$q_{\theta}(x)$去拟合这批样本,拟合的目标一般是最小化负对数似然:
\begin{equation}\mathbb{E}_{x\sim \tilde{p}(x)}[-\log q_{\theta}(x)] = -\frac{1}{N}\sum_{i=1}^N \log q_{\theta}(x_i)\label{eq:mle}\end{equation}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