熵不变性Softmax的一个快速推导
By 苏剑林 | 2022-04-11 | 18280位读者 | 引用在文章《从熵不变性看Attention的Scale操作》中,我们推导了一版具有熵不变性质的注意力机制:
\begin{equation}Attention(Q,K,V) = softmax\left(\frac{\kappa \log n}{d}QK^{\top}\right)V\label{eq:a}\end{equation}
可以观察到,它主要是往Softmax里边引入了长度相关的缩放因子$\log n$来实现的。原来的推导比较繁琐,并且做了较多的假设,不利于直观理解,本文为其补充一个相对简明快速的推导。
推导过程
我们可以抛开注意力机制的背景,直接设有$s_1,s_2,\cdots,s_n\in\mathbb{R}$,定义
$$p_i = \frac{e^{\lambda s_i}}{\sum\limits_{i=1}^n e^{\lambda s_i}}$$
GlobalPointer下的“KL散度”应该是怎样的?
By 苏剑林 | 2022-04-15 | 25384位读者 | 引用最近有读者提到想测试一下GlobalPointer与R-Drop结合的效果,但不知道GlobalPointer下的KL散度该怎么算。像R-Drop或者虚拟对抗训练这些正则化手段,里边都需要算概率分布的KL散度,但GlobalPointer的预测结果并非一个概率分布,因此无法直接进行计算。
经过一番尝试,笔者给出了一个可用的形式,并通过简单实验验证了它的可行性,遂在此介绍笔者的分析过程。
对称散度
KL散度是关于两个概率分布的函数,它是不对称的,即$KL(p\Vert q)$通常不等于$KL(q\Vert p)$,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通常使用对称化的KL散度:
\begin{equation}D(p,q) = KL(p\Vert q) + KL(q\Vert p)\end{equation}
生成扩散模型漫谈(一):DDPM = 拆楼 + 建楼
By 苏剑林 | 2022-06-13 | 384490位读者 | 引用说到生成模型,VAE、GAN可谓是“如雷贯耳”,本站也有过多次分享。此外,还有一些比较小众的选择,如flow模型、VQ-VAE等,也颇有人气,尤其是VQ-VAE及其变体VQ-GAN,近期已经逐渐发展到“图像的Tokenizer”的地位,用来直接调用NLP的各种预训练方法。除了这些之外,还有一个本来更小众的选择——扩散模型(Diffusion Models)——正在生成模型领域“异军突起”,当前最先进的两个文本生成图像——OpenAI的DALL·E 2和Google的Imagen,都是基于扩散模型来完成的。
从本文开始,我们开一个新坑,逐渐介绍一下近两年关于生成扩散模型的一些进展。据说生成扩散模型以数学复杂闻名,似乎比VAE、GAN要难理解得多,是否真的如此?扩散模型真的做不到一个“大白话”的理解?让我们拭目以待。
当BERT-whitening引入超参数:总有一款适合你
By 苏剑林 | 2022-05-18 | 37732位读者 | 引用在《你可能不需要BERT-flow:一个线性变换媲美BERT-flow》中,笔者提出了BERT-whitening,验证了一个线性变换就能媲美当时的SOTA方法BERT-flow。此外,BERT-whitening还可以对句向量进行降维,带来更低的内存占用和更快的检索速度。然而,在《无监督语义相似度哪家强?我们做了个比较全面的评测》中我们也发现,whitening操作并非总能带来提升,有些模型本身就很贴合任务(如经过有监督训练的SimBERT),那么额外的whitening操作往往会降低效果。
为了弥补这个不足,本文提出往BERT-whitening中引入了两个超参数,通过调节这两个超参数,我们几乎可以总是获得“降维不掉点”的结果。换句话说,即便是原来加上whitening后效果会下降的任务,如今也有机会在降维的同时获得相近甚至更好的效果了。
方法概要
目前BERT-whitening的流程是:
\begin{equation}\begin{aligned}
\tilde{\boldsymbol{x}}_i =&\, (\boldsymbol{x}_i - \boldsymbol{\mu})\boldsymbol{U}\boldsymbol{\Lambda}^{-1/2} \\
\boldsymbol{\mu} =&\, \frac{1}{N}\sum\limits_{i=1}^N \boldsymbol{x}_i \\
\boldsymbol{\Sigma} =&\, \frac{1}{N}\sum\limits_{i=1}^N (\boldsymbol{x}_i - \boldsymbol{\mu})^{\top}(\boldsymbol{x}_i - \boldsymbol{\mu}) = \boldsymbol{U}\boldsymbol{\Lambda}\boldsymbol{U}^{\top} \,\,(\text{SVD分解})
\end{aligned}\end{equation}
相对位置编码Transformer的一个理论缺陷与对策
By 苏剑林 | 2022-06-07 | 92016位读者 | 引用位置编码是Transformer中很重要的一环,在《让研究人员绞尽脑汁的Transformer位置编码》中我们就总结了一些常见的位置编码设计。大体上,我们将Transformer的位置编码分为“绝对位置编码”和“相对位置编码”两类,其中“相对位置编码”在众多NLP/CV的实验表现相对来说更加好些。
然而,我们可以发现,目前相对位置编码几乎都是在Softmax之前的Attention矩阵上进行操作的,这种施加方式实际上都存在一个理论上的缺陷,使得Transformer无法成为“万能拟合器”。本文就来分析这个问题,并探讨一些解决方案。
简单探针
顾名思义,位置编码就是用来给模型补充上位置信息的。那么,如何判断一个模型有没有足够的识别位置的能力呢?笔者之前曾构思过一个简单的探针实验:
对于一个有识别位置能力的模型,应该有能力准确实现如下映射 \begin{equation}\begin{array}{lc} \text{输入:} & [0, 0, \cdots, 0, 0] \\ & \downarrow\\ \text{输出:} & [1, 2, \cdots, n-1, n] \end{array}\end{equation}
Ladder Side-Tuning:预训练模型的“过墙梯”
By 苏剑林 | 2022-06-20 | 66627位读者 | 引用如果说大型的预训练模型是自然语言处理的“张良计”,那么对应的“过墙梯”是什么呢?笔者认为是高效地微调这些大模型到特定任务上的各种技巧。除了直接微调全部参数外,还有像Adapter、P-Tuning等很多参数高效的微调技巧,它们能够通过只微调很少的参数来达到接近全量参数微调的效果。然而,这些技巧通常只是“参数高效”而并非“训练高效”,因为它们依旧需要在整个模型中反向传播来获得少部分可训练参数的梯度,说白了,就是可训练的参数确实是少了很多,但是训练速度并没有明显提升。
最近的一篇论文《LST: Ladder Side-Tuning for Parameter and Memory Efficient Transfer Learning》则提出了一个新的名为“Ladder Side-Tuning(LST)”的训练技巧,它号称同时达到了参数高效和训练高效。是否真有这么理想的“过墙梯”?本来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
“维度灾难”之Hubness现象浅析
By 苏剑林 | 2022-06-28 | 37301位读者 | 引用这几天读到论文《Exploring and Exploiting Hubness Priors for High-Quality GAN Latent Sampling》,了解到了一个新的名词“Hubness现象”,说的是高维空间中的一种聚集效应,本质上是“维度灾难”的体现之一。论文借助Hubness的概念得到了一个提升GAN模型生成质量的方案,看起来还蛮有意思。所以笔者就顺便去学习了一下Hubness现象的相关内容,记录在此,供大家参考。
坍缩的球
“维度灾难”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所有在高维空间中与相应的二维、三维空间版本出入很大的结论,都可以称之为“维度灾难”,比如《n维空间下两个随机向量的夹角分布》中介绍的“高维空间中任何两个向量几乎都是垂直的”。其中,有不少维度灾难现象有着同一个源头——“高维空间单位球与其外切正方体的体积之比逐渐坍缩至0”,包括本文的主题“Hubness现象”亦是如此。
生成扩散模型漫谈(四):DDIM = 高观点DDPM
By 苏剑林 | 2022-07-27 | 197648位读者 | 引用相信很多读者都听说过甚至读过克莱因的《高观点下的初等数学》这套书,顾名思义,这是在学到了更深入、更完备的数学知识后,从更高的视角重新审视过往学过的初等数学,以得到更全面的认知,甚至达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类似的书籍还有很多,比如《重温微积分》、《复分析:可视化方法》等。
回到扩散模型,目前我们已经通过三篇文章从不同视角去解读了DDPM,那么它是否也存在一个更高的理解视角,让我们能从中得到新的收获呢?当然有,《Denoising Diffusion Implicit Models》介绍的DDIM模型就是经典的案例,本文一起来欣赏它。
思路分析
在《生成扩散模型漫谈(三):DDPM = 贝叶斯 + 去噪》中,我们提到过该文章所介绍的推导跟DDIM紧密相关。具体来说,文章的推导路线可以简单归纳如下:
\begin{equation}p(\boldsymbol{x}_t|\boldsymbol{x}_{t-1})\xrightarrow{\text{推导}}p(\boldsymbol{x}_t|\boldsymbol{x}_0)\xrightarrow{\text{推导}}p(\boldsymbol{x}_{t-1}|\boldsymbol{x}_t, \boldsymbol{x}_0)\xrightarrow{\text{近似}}p(\boldsymbol{x}_{t-1}|\boldsymbol{x}_t)\end{equation}
最近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