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没有思考过的平行线问题
By 苏剑林 | 2015-03-17 | 34735位读者 |本文的主题是平行线,了解数学的朋友可能会想我会写有关非欧几何的内容。但这次不是,本文的内容纯粹是我们从小就开始学习的欧氏几何,基于“欧几里得第五公设”(又称平行公设)。但即便是从小就学习的欧氏几何中的平行线,也许里边的很多问题我们都没有思考清楚。因为平行是几何中非常基本的情形,因此,在讨论这种基本命题的时候,相当容易会出现循环论证、甚至本末倒置的情况。
我们从初中开始就被灌输“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之类的平行线判断法则,当然,还少不了的是“过直线外一点只能作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但是,这些内容之中,有多少是基本的公理,有多少是可以证明的,该如何证明,我想很多人都理解不清楚,我自己也没有一个很好的答案。那些在初中教授平行线的老师们,估计也没多少个能够把它说清楚的。后来我发现,我居然不会证明“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欧几里得第五公设”好像并没有告诉我们这个判定法则呀。于是,我翻看了一下初中的数学教科书,发现原来当初“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这一判定法则是不加证明地让我们接受的,无怪乎我怎么也想不到关于这一法则的简单的证明...
于是,我想写这篇文章,为大家理解平行线的整个逻辑提供一点参考。
找出平行线 #
一开始我们就声明我们只讨论欧氏几何,因此,我们承认如下公理:
过直线外一点只能作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当然,在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中,更基本的是如下四条
1、从一点向另一点可以引一条直线。
2、任意线段能无限延伸成一条直线。
3、给定任意线段,可以以其一个端点作为圆心,该线段作为半径作一个圆。
4、所有直角都相等。
事实上,第一条公理中,还暗含了过两点只能作一条直线,第二条公理中,还暗含了所有直线的长度都是无限的。如果没有这些“暗含”,则以上的公理还不足以构成欧氏几何的基础。另外,不难证明“过两点只能作一条直线”等价于说“平面上两条不同的直线,最多只有一个交点”。
以上内容就是本文的基础了,当然,也是欧氏几何的基础。首先,第五公设说只有一条平行线,那么我们首先把它找出来,找出来的方法如下:
绿色线为已知直线,紫色点为已知点,过紫色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
注意,我们所做的每一步,都要考虑依据,以避免本末倒置的出现。为什么可以作出已知直线的垂线?首先,我们过紫色点任意作一条直线与绿色线相交,得到两个角∠A和∠B,其中∠A-∠B > 0,当直线以紫色点为中心旋转到右边的时候,必然有∠A-∠B < 0,从而必有某个位置使得∠A=∠B,而∠A+∠B=180°,即∠A=∠B=90°。这本质上是连续函数的介值定理——数学分析里边的内容!你没有看错,就是数学分析,就这么简单的问题也需要用到。如果真的要将几何严格化,必须要借助代数这一工具!
接下来,我们过紫色点,作一条直线(下面的蓝色线),垂直于上一步作出来的橙色线。
下面我们可以证明,蓝色线平行于绿色线。证明的思想很简单,整个图形是关于橙色线对称的,如果蓝色线和绿色线在某一边相交,那么必然也在另外一边相交,从而有两个交点——这与已知的公理“平面上两条不同的直线,最多只有一个交点”矛盾。因此,两者只能是平行。
现在我们就找出了一条平行线了,而根据第五公设,只有一条这样的线,所以这条线就是唯一一条了。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
下面我们来证明“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个人认为,这个一点都不简单...
首先我们有两条平行线:蓝色线和绿色线,黄色线是跟平行线相交的直线,从而得到两个内错角C和D。紧接着,过C角处的交点,作粉红色的线垂直于蓝色线,然后可以证明粉红色线也垂直于绿色线。这步很显然,但也需要证明。如果粉红色线不垂直于绿色线,那么可以按前面的方法,坐出另外一条过同样的点而又与蓝色线平行的线来,从而过同一点有两条不同的直线与蓝色线平行,矛盾。顺便地,我们容易证明红色线平行于粉红色线。
现在我们得到了一个矩形——四个内角都是90°的图形。于是可以利用矩形的
可是别忘了,我们还没有证明矩形的对边相等!!这里的矩形定义为四个内角都是90°的四边形,因此并没有包含对边相等这个条件,需要我们证明。当然,不困难,利用对称性,将矩形对折过来,根据我们平行线的作法(两次垂直),中点处的平行线,就是对称轴,因此对折过来后就重合了。(这里说的比较通俗,可以用数学的语言写出来~请读者自己试试,对称性是关键。)
一点点总结 #
为了说明平行这件事情,我们花了那么多篇幅,而且还不知道说清楚了没有。因此,涉及到这些基本问题,需要步步质问,步步为营,才不至于陷入逻辑上的矛盾。当然,有没有必要做这件事情,就见仁见智了。
有些地方可能我也没有论证清楚,也有可能出现逻辑矛盾,希望读者发现后不吝批评。
转载到请包括本文地址:https://spaces.ac.cn/archives/3243
更详细的转载事宜请参考:《科学空间FAQ》
如果您还有什么疑惑或建议,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继续讨论。
如果您觉得本文还不错,欢迎分享/打赏本文。打赏并非要从中获得收益,而是希望知道科学空间获得了多少读者的真心关注。当然,如果你无视它,也不会影响你的阅读。再次表示欢迎和感谢!
如果您需要引用本文,请参考:
苏剑林. (Mar. 17, 2015). 《你所没有思考过的平行线问题 》[Blog post]. Retrieved from https://spaces.ac.cn/archives/3243
@online{kexuefm-3243,
title={你所没有思考过的平行线问题},
author={苏剑林},
year={2015},
month={Mar},
url={\url{https://spaces.ac.cn/archives/3243}},
}
December 5th, 2019
中学学几何的时候数学老师还真引导我们思考并证明过这些判定定理,然而现在都忘了
May 3rd, 2020
证完矩形之后呢?怎么用矩形证平行,不用平行线性质!
April 9th, 2024
这几个定理是不证自明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