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tention is All You Need》浅读(简介+代码)
By 苏剑林 | 2018-01-06 | 867217位读者 |2017年中,有两篇类似同时也是笔者非常欣赏的论文,分别是FaceBook的《Convolutional Sequence to Sequence Learning》和Google的《Attention is All You Need》,它们都算是Seq2Seq上的创新,本质上来说,都是抛弃了RNN结构来做Seq2Seq任务。
这篇博文中,笔者对《Attention is All You Need》做一点简单的分析。当然,这两篇论文本身就比较火,因此网上已经有很多解读了(不过很多解读都是直接翻译论文的,鲜有自己的理解),因此这里尽可能多自己的文字,尽量不重复网上各位大佬已经说过的内容。
序列编码 #
深度学习做NLP的方法,基本上都是先将句子分词,然后每个词转化为对应的词向量序列。这样一来,每个句子都对应的是一个矩阵$\boldsymbol{X}=(\boldsymbol{x}_1,\boldsymbol{x}_2,\dots,\boldsymbol{x}_t)$,其中$\boldsymbol{x}_i$都代表着第$i$个词的词向量(行向量),维度为$d$维,故$\boldsymbol{X}\in \mathbb{R}^{n\times d}$。这样的话,问题就变成了编码这些序列了。
第一个基本的思路是RNN层,RNN的方案很简单,递归式进行:
\begin{equation}\boldsymbol{y}_t = f(\boldsymbol{y}_{t-1},\boldsymbol{x}_t)\end{equation}
不管是已经被广泛使用的LSTM、GRU还是最近的SRU,都并未脱离这个递归框架。RNN结构本身比较简单,也很适合序列建模,但RNN的明显缺点之一就是无法并行,因此速度较慢,这是递归的天然缺陷。另外我个人觉得RNN无法很好地学习到全局的结构信息,因为它本质是一个马尔科夫决策过程。
第二个思路是CNN层,其实CNN的方案也是很自然的,窗口式遍历,比如尺寸为3的卷积,就是
\begin{equation}\boldsymbol{y}_t = f(\boldsymbol{x}_{t-1},\boldsymbol{x}_t,\boldsymbol{x}_{t+1})\end{equation}
在FaceBook的论文中,纯粹使用卷积也完成了Seq2Seq的学习,是卷积的一个精致且极致的使用案例,热衷卷积的读者必须得好好读读这篇文论。CNN方便并行,而且容易捕捉到一些全局的结构信息,笔者本身是比较偏爱CNN的,在目前的工作或竞赛模型中,我都已经尽量用CNN来代替已有的RNN模型了,并形成了自己的一套使用经验,这部分我们以后再谈。
Google的大作提供了第三个思路:纯Attention!单靠注意力就可以!RNN要逐步递归才能获得全局信息,因此一般要双向RNN才比较好;CNN事实上只能获取局部信息,是通过层叠来增大感受野;Attention的思路最为粗暴,它一步到位获取了全局信息!它的解决方案是:
\begin{equation}\boldsymbol{y}_t = f(\boldsymbol{x}_{t},\boldsymbol{A},\boldsymbol{B})\end{equation}
其中$\boldsymbol{A},\boldsymbol{B}$是另外一个序列(矩阵)。如果都取$\boldsymbol{A}=\boldsymbol{B}=\boldsymbol{X}$,那么就称为Self Attention,它的意思是直接将$\boldsymbol{x}_t$与原来的每个词进行比较,最后算出$\boldsymbol{y}_t$!
Attention层 #
Attention定义 #
Google的一般化Attention思路也是一个编码序列的方案,因此我们也可以认为它跟RNN、CNN一样,都是一个序列编码的层。
前面给出的是一般化的框架形式的描述,事实上Google给出的方案是很具体的。首先,它先把Attention的定义给了出来:
\begin{equation}Attention(\boldsymbol{Q},\boldsymbol{K},\boldsymbol{V}) = softmax\left(\frac{\boldsymbol{Q}\boldsymbol{K}^{\top}}{\sqrt{d_k}}\right)\boldsymbol{V}\end{equation}
这里用的是跟Google的论文一致的符号,其中$\boldsymbol{Q}\in\mathbb{R}^{n\times d_k}, \boldsymbol{K}\in\mathbb{R}^{m\times d_k}, \boldsymbol{V}\in\mathbb{R}^{m\times d_v}$。如果忽略激活函数$softmax$的话,那么事实上它就是三个$n\times d_k,d_k\times m, m\times d_v$的矩阵相乘,最后的结果就是一个$n\times d_v$的矩阵。于是我们可以认为:这是一个Attention层,将$n\times d_k$的序列$\boldsymbol{Q}$编码成了一个新的$n\times d_v$的序列。
那怎么理解这种结构呢?我们不妨逐个向量来看。
\begin{equation}Attention(\boldsymbol{q}_t,\boldsymbol{K},\boldsymbol{V}) = \sum_{s=1}^m \frac{1}{Z}\exp\left(\frac{\langle\boldsymbol{q}_t, \boldsymbol{k}_s\rangle}{\sqrt{d_k}}\right)\boldsymbol{v}_s\end{equation}
其中$Z$是归一化因子。事实上$q,k,v$分别是$query,key,value$的简写,$\boldsymbol{K},\boldsymbol{V}$是一一对应的,它们就像是key-value的关系,那么上式的意思就是通过$\boldsymbol{q}_t$这个query,通过与各个$\boldsymbol{k}_s$内积的并softmax的方式,来得到$\boldsymbol{q}_t$与各个$\boldsymbol{v}_s$的相似度,然后加权求和,得到一个$d_v$维的向量。其中因子$\sqrt{d_k}$起到调节作用,使得内积不至于太大(太大的话softmax后就非0即1了,不够“soft”了)。
事实上这种Attention的定义并不新鲜,但由于Google的影响力,我们可以认为现在是更加正式地提出了这个定义,并将其视为一个层地看待;此外这个定义只是注意力的一种形式,还有一些其他选择,比如$query$跟$key$的运算方式不一定是点乘(还可以是拼接后再内积一个参数向量),甚至权重都不一定要归一化,等等。
Multi-Head Attention #
这个是Google提出的新概念,是Attention机制的完善。不过从形式上看,它其实就再简单不过了,就是把$\boldsymbol{Q},\boldsymbol{K},\boldsymbol{V}$通过参数矩阵映射一下,然后再做Attention,把这个过程重复做$h$次,结果拼接起来就行了,可谓“大道至简”了。具体来说
\begin{equation}head_i = Attention(\boldsymbol{Q}\boldsymbol{W}_i^Q,\boldsymbol{K}\boldsymbol{W}_i^K,\boldsymbol{V}\boldsymbol{W}_i^V)\end{equation}
这里$\boldsymbol{W}_i^Q\in\mathbb{R}^{d_k\times \tilde{d}_k}, \boldsymbol{W}_i^K\in\mathbb{R}^{d_k\times \tilde{d}_k}, \boldsymbol{W}_i^V\in\mathbb{R}^{d_v\times \tilde{d}_v}$,然后
\begin{equation}MultiHead(\boldsymbol{Q},\boldsymbol{K},\boldsymbol{V}) = Concat(head_1,...,head_h)\end{equation}
最后得到一个$n\times (h\tilde{d}_v)$的序列。所谓“多头”(Multi-Head),就是只多做几次同样的事情(参数不共享),然后把结果拼接。
Self Attention #
到目前为止,对Attention层的描述都是一般化的,我们可以落实一些应用。比如,如果做阅读理解的话,$\boldsymbol{Q}$可以是篇章的向量序列,取$\boldsymbol{K}=\boldsymbol{V}$为问题的向量序列,那么输出就是所谓的Aligned Question Embedding。
而在Google的论文中,大部分的Attention都是Self Attention,即“自注意力”,或者叫内部注意力。
所谓Self Attention,其实就是$Attention(\boldsymbol{X},\boldsymbol{X},\boldsymbol{X})$,$\boldsymbol{X}$就是前面说的输入序列。也就是说,在序列内部做Attention,寻找序列内部的联系。Google论文的主要贡献之一是它表明了内部注意力在机器翻译(甚至是一般的Seq2Seq任务)的序列编码上是相当重要的,而之前关于Seq2Seq的研究基本都只是把注意力机制用在解码端。类似的事情是,目前SQUAD阅读理解的榜首模型R-Net也加入了自注意力机制,这也使得它的模型有所提升。
当然,更准确来说,Google所用的是Self Multi-Head Attention:
\begin{equation}\boldsymbol{Y}=MultiHead(\boldsymbol{X},\boldsymbol{X},\boldsymbol{X})\end{equation}
Position Embedding #
然而,只要稍微思考一下就会发现,这样的模型并不能捕捉序列的顺序!换句话说,如果将$\boldsymbol{K},\boldsymbol{V}$按行打乱顺序(相当于句子中的词序打乱),那么Attention的结果还是一样的。这就表明了,到目前为止,Attention模型顶多是一个非常精妙的“词袋模型”而已。
这问题就比较严重了,大家知道,对于时间序列来说,尤其是对于NLP中的任务来说,顺序是很重要的信息,它代表着局部甚至是全局的结构,学习不到顺序信息,那么效果将会大打折扣(比如机器翻译中,有可能只把每个词都翻译出来了,但是不能组织成合理的句子)。
于是Google再祭出了一招——Position Embedding,也就是“位置向量”,将每个位置编号,然后每个编号对应一个向量,通过结合位置向量和词向量,就给每个词都引入了一定的位置信息,这样Attention就可以分辨出不同位置的词了。
Position Embedding并不算新鲜的玩意,在FaceBook的《Convolutional Sequence to Sequence Learning》也用到了这个东西。但在Google的这个作品中,它的Position Embedding有几点区别:
1、以前在RNN、CNN模型中其实都出现过Position Embedding,但在那些模型中,Position Embedding是锦上添花的辅助手段,也就是“有它会更好、没它也就差一点点”的情况,因为RNN、CNN本身就能捕捉到位置信息。但是在这个纯Attention模型中,Position Embedding是位置信息的唯一来源,因此它是模型的核心成分之一,并非仅仅是简单的辅助手段。
2、在以往的Position Embedding中,基本都是根据任务训练出来的向量。而Google直接给出了一个构造Position Embedding的公式:
\begin{equation}\left\{\begin{aligned}&PE_{2i}(p)=\sin\Big(p/10000^{2i/{d_{pos}}}\Big)\\
&PE_{2i+1}(p)=\cos\Big(p/10000^{2i/{d_{pos}}}\Big)
\end{aligned}\right.\end{equation}
这里的意思是将id为$p$的位置映射为一个$d_{pos}$维的位置向量,这个向量的第$i$个元素的数值就是$PE_i(p)$。Google在论文中说到他们比较过直接训练出来的位置向量和上述公式计算出来的位置向量,效果是接近的。因此显然我们更乐意使用公式构造的Position Embedding了,我们称之为Sinusoidal形式的Position Embedding。3、Position Embedding本身是一个绝对位置的信息,但在语言中,相对位置也很重要,Google选择前述的位置向量公式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我们有$\sin(\alpha+\beta)=\sin\alpha\cos\beta+\cos\alpha\sin\beta$以及$\cos(\alpha+\beta)=\cos\alpha\cos\beta-\sin\alpha\sin\beta$,这表明位置$p+k$的向量可以表示成位置$p$的向量的线性变换,这提供了表达相对位置信息的可能性。
结合位置向量和词向量有几个可选方案,可以把它们拼接起来作为一个新向量,也可以把位置向量定义为跟词向量一样大小,然后两者加起来。FaceBook的论文和Google论文中用的都是后者。直觉上相加会导致信息损失,似乎不可取,但Google的成果说明相加也是很好的方案。看来我理解还不够深刻。
还有,尽管论文给出的Position Embedding是$\sin,\cos$交错的形式,但其实这个交错形式没有特别的意义,你可以按照任意的方式重排它(比如前$\sin$后$\cos$地拼接),原因如下:
1、假如你的Position_Embedding是拼接到原来的词向量中,那么将$\cos$和$\sin$前后连接还是交叉连接,都是没区别的,因为你下一步都是接一个变换矩阵而已;
2、如果你的Position_Embedding是加到原来的词向量中,那么两种方式貌似是有点区别的,但是要注意的是,词向量本身没有局部结构,也就是说,50维的词向量,将每一维打乱重新排个序(当然整体要按同样的顺序来重新排序),它还是等价于原来的词向量。既然相加的对象(词向量)都没有局部结构,我们也没必要强调被加的对象(Position_Embedding)的局部结构(也就是交叉连接)了。
一些不足之处 #
到这里,Attention机制已经基本介绍完了。Attention层的好处是能够一步到位捕捉到全局的联系,因为它直接把序列两两比较(代价是计算量变为$\mathcal{O}(n^2)$,当然由于是纯矩阵运算,这个计算量相当也不是很严重);相比之下,RNN需要一步步递推才能捕捉到,而CNN则需要通过层叠来扩大感受野,这是Attention层的明显优势。
Google论文剩下的工作,就是介绍它怎么用到机器翻译中,这是个应用和调参的问题,我们这里不特别关心它。当然,Google的结果表明将纯注意力机制用在机器翻译中,能取得目前最好的效果,这结果的确是辉煌的。
然而,我还是想谈谈这篇论文本身和Attention层自身的一些不足的地方。
1、论文标题为《Attention is All You Need》,因此论文中刻意避免出现了RNN、CNN的字眼,但我觉得这种做法过于刻意了。事实上,论文还专门命名了一种Position-wise Feed-Forward Networks,事实上它就是窗口大小为1的一维卷积,因此有种为了不提卷积还专门换了个名称的感觉,有点不厚道。(也有可能是我过于臆测了)
2、Attention虽然跟CNN没有直接联系,但事实上充分借鉴了CNN的思想,比如Multi-Head Attention就是Attention做多次然后拼接,这跟CNN中的多个卷积核的思想是一致的;还有论文用到了残差结构,这也源于CNN网络。
3、无法对位置信息进行很好地建模,这是硬伤。尽管可以引入Position Embedding,但我认为这只是一个缓解方案,并没有根本解决问题。举个例子,用这种纯Attention机制训练一个文本分类模型或者是机器翻译模型,效果应该都还不错,但是用来训练一个序列标注模型(分词、实体识别等),效果就不怎么好了。那为什么在机器翻译任务上好?我觉得原因是机器翻译这个任务并不特别强调语序,因此Position Embedding所带来的位置信息已经足够了,此外翻译任务的评测指标BLEU也并不特别强调语序。
4、并非所有问题都需要长程的、全局的依赖的,也有很多问题只依赖于局部结构,这时候用纯Attention也不大好。事实上,Google似乎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因此论文中也提到了一个restricted版的Self-Attention(不过论文正文应该没有用到它),它假设当前词只与前后$r$个词发生联系,因此注意力也只发生在这$2r+1$个词之间,这样计算量就是$\mathcal{O}(nr)$,这样也能捕捉到序列的局部结构了。但是很明显,这就是卷积核中的卷积窗口的概念!
通过以上讨论,我们可以体会到,把Attention作为一个单独的层来看,跟CNN、RNN等结构混合使用,应该能更充分融合它们各自的优势,而不必像Google论文号称Attention is All You Need,那样实在有点“矫枉过正”了(“口气”太大),事实上也做不到。就论文的工作而言,也许降低一下身段,称为Attention is All Seq2Seq Need(事实上也这标题的“口气”也很大),会获得更多的肯定。
代码实现 #
最后,为了使得本文有点实用价值,笔者试着给出了论文的Multi-Head Attention的实现代码。有需要的读者可以直接使用,或者参考着修改。
注意的是,Multi-Head的意思虽然很简单——重复做几次然后拼接,但事实上不能按照这个思路来写程序,这样会非常慢。因为tensorflow是不会自动并行的,比如
a = tf.zeros((10, 10))
b = a + 1
c = a + 2
其中b,c的计算是串联的,尽管b、c没有相互依赖。因此我们必须把Multi-Head的操作合并到一个张量来运算,因为单个张量的乘法内部则会自动并行。
此外,我们要对序列做Mask以忽略填充部分的影响。一般的Mask是将填充部分置零,但Attention中的Mask是要在softmax之前,把填充部分减去一个大整数(这样softmax之后就非常接近0了)。这些内容都在代码中有对应的实现。
tensorflow版 #
下面是tf的实现:
https://github.com/bojone/attention/blob/master/attention_tf.py
Keras版 #
Keras仍然是我最喜爱的深度学习框架之一,因此必须也得给Keras写一个出来:
https://github.com/bojone/attention/blob/master/attention_keras.py
代码测试 #
在Keras上对IMDB进行简单的测试(不做Mask):
from __future__ import print_function
from keras.preprocessing import sequence
from keras.datasets import imdb
from attention_keras import *
max_features = 20000
maxlen = 80
batch_size = 32
print('Loading data...')
(x_train, y_train), (x_test, y_test) = imdb.load_data(num_words=max_features)
print(len(x_train), 'train sequences')
print(len(x_test), 'test sequences')
print('Pad sequences (samples x time)')
x_train = sequence.pad_sequences(x_train, maxlen=maxlen)
x_test = sequence.pad_sequences(x_test, maxlen=maxlen)
print('x_train shape:', x_train.shape)
print('x_test shape:', x_test.shape)
from keras.models import Model
from keras.layers import *
S_inputs = Input(shape=(None,), dtype='int32')
embeddings = Embedding(max_features, 128)(S_inputs)
# embeddings = SinCosPositionEmbedding(128)(embeddings) # 增加Position_Embedding能轻微提高准确率
O_seq = Attention(8,16)([embeddings,embeddings,embeddings])
O_seq = GlobalAveragePooling1D()(O_seq)
O_seq = Dropout(0.5)(O_seq)
outputs = Dense(1, activation='sigmoid')(O_seq)
model = Model(inputs=S_inputs, outputs=outputs)
# try using different optimizers and different optimizer configs
model.compile(loss='binary_crossentropy',
optimizer='adam',
metrics=['accuracy'])
print('Train...')
model.fit(x_train, y_train,
batch_size=batch_size,
epochs=5,
validation_data=(x_test, y_test))
无Position Embedding的结果:
Train on 25000 samples, validate on 25000 samples
25000/25000 [==============================] - 9s - loss: 0.4090 - acc: 0.8126 - val_loss: 0.3541 - val_acc: 0.8430
Epoch 2/5
25000/25000 [==============================] - 9s - loss: 0.2528 - acc: 0.8976 - val_loss: 0.3962 - val_acc: 0.8284
Epoch 3/5
25000/25000 [==============================] - 9s - loss: 0.1731 - acc: 0.9335 - val_loss: 0.5172 - val_acc: 0.8137
Epoch 4/5
25000/25000 [==============================] - 9s - loss: 0.1172 - acc: 0.9568 - val_loss: 0.6185 - val_acc: 0.8009
Epoch 5/5
25000/25000 [==============================] - 9s - loss: 0.0750 - acc: 0.9730 - val_loss: 0.9310 - val_acc: 0.7925
有Position Embedding的结构:
Train on 25000 samples, validate on 25000 samples
Epoch 1/5
25000/25000 [==============================] - 9s - loss: 0.5179 - acc: 0.7183 - val_loss: 0.3540 - val_acc: 0.8413
Epoch 2/5
25000/25000 [==============================] - 9s - loss: 0.2880 - acc: 0.8786 - val_loss: 0.3464 - val_acc: 0.8447
Epoch 3/5
25000/25000 [==============================] - 9s - loss: 0.1584 - acc: 0.9404 - val_loss: 0.4398 - val_acc: 0.8313
Epoch 4/5
25000/25000 [==============================] - 9s - loss: 0.0588 - acc: 0.9803 - val_loss: 0.5836 - val_acc: 0.8243
Epoch 5/5
25000/25000 [==============================] - 9s - loss: 0.0182 - acc: 0.9947 - val_loss: 0.8095 - val_acc: 0.8178
貌似最高准确率比单层的LSTM准确率还高一点,另外还可以看到Position Embedding能提高准确率、减弱过拟合。
计算量分析 #
可以看到,事实上Attention的计算量并不低。比如Self Attention中,首先要对$\boldsymbol{X}$做三次线性映射,这计算量已经相当于卷积核大小为3的一维卷积了,不过这部分计算量还只是$\mathcal{O}(n)$的;然后还包含了两次序列自身的矩阵乘法,这两次矩阵乘法的计算量都是$\mathcal{O}(n^2)$的,要是序列足够长,这个计算量其实是很难接受的。
这也表明,restricted版的Attention是接下来的研究重点,并且将Attention与CNN、RNN混合使用,才是比较适中的道路。
结语 #
感谢Google提供的精彩的使用案例,让我等在大开眼界之余,还对Attention的认识更深一层。Google的这个成果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大道至简”的理念,的确是NLP中不可多得的精品。本文围绕着Google的大作,班门弄斧一番,但愿能够帮助有需要的读者更好的理解Attention。最后恳请大家建议和批评。
转载到请包括本文地址:https://spaces.ac.cn/archives/4765
更详细的转载事宜请参考:《科学空间FAQ》
如果您还有什么疑惑或建议,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继续讨论。
如果您觉得本文还不错,欢迎分享/打赏本文。打赏并非要从中获得收益,而是希望知道科学空间获得了多少读者的真心关注。当然,如果你无视它,也不会影响你的阅读。再次表示欢迎和感谢!
如果您需要引用本文,请参考:
苏剑林. (Jan. 06, 2018). 《《Attention is All You Need》浅读(简介+代码) 》[Blog post]. Retrieved from https://spaces.ac.cn/archives/4765
@online{kexuefm-4765,
title={《Attention is All You Need》浅读(简介+代码)},
author={苏剑林},
year={2018},
month={Jan},
url={\url{https://spaces.ac.cn/archives/4765}},
}
January 7th, 2018
写的真好.TextCNN效果确实不错,期待苏神下一大作!:)
January 10th, 2018
苏神您好,您的这篇文章我反反复复读了很多遍,觉得写得非常好。我对您最后说的将attention与cnn或者RNN结合使用很感兴趣,能不能请您指点一下应怎样结合,意义在哪,谢谢!
日后再分享,感谢关注。
January 17th, 2018
苏神您好,我一直有个疑问,为什么在训练的前两轮会出现训练集的准确率比测试集准确率低的情况,我在自己做实验的时候也出现这种情况,有点想不明白,麻烦您为我讲解下,十分感谢!
这是因为Keras的训练准确率是经过平滑的。比如一个epoch中,训练准确率慢慢从0变成0.9,那么它最后并非显示0.9,而是0.8x甚至可能是0.7x,而验证准确率则是精确的准确率,因此显得验证准确率比训练准确率高。
事实上,第n+1个epoch开始时显示的那个训练集准确率,其实就是第n个epoch结束时的真实训练集准确率。
January 24th, 2018
苏神您好,有个问题我始终没想明白。self-attention 凭什么能学到一句话中的词间关系,如果我们仅聚焦self-attention, 仅学习一句中的词间关系,那么目标函数又是什么?
其实这里确实有个因果倒置的可能性,但这里只能说是效果说话吧。也许这种情况,到了Capsule这里就会好些。
我可不可以理解为:在这种情况下,数学上(至少目前来看)具有不可解释性,只是看结果效果很好,冥冥中也许有某种可解释的办法,只是我们不知道而已。
February 6th, 2018
你好,感谢您分享的文章和代码,收获很大!我有个问题想请教一下,我在运行您的代码时,出现了错误,在
#计算内积,然后mask,然后softmax
A = K.batch_dot(Q_seq, K_seq, axes=[3,3])
A = K.permute_dimensions(A, (0,3,2,1))
这一块,报了valueError:('You cannot drop a non-broadcastable dimension.'((False,False,False,False,False),(0,3,2,1)
这是因为batch_dot的计算结果是5维,而permute_dimension中参数是4维吗?我的输入格式跟你的是一样的,因为对keras了解不够,想请教你这个问题要怎么解决?
我不大清楚你的输入情况。
正常的输入Q_seq、K_seq、V_seq都应该是3维的(包括batch_size这一维)。你确认你的输入是3维的了吗?
您好,我也发现了这个问题,当keras使用tensorflow后台时代码运行是没有问题的,当使用theanno后台时,就会报这个错误了,还不太清楚是什么原因。
K.batch_dot在tensorflow和theano下有不同的表现所致的。建议不用theano~
March 6th, 2018
第一遍看的时候,不是很认真模模糊糊过了,第二遍看的时候理解的不是很明白,第三遍豁然开朗。写的真好。又发现一个好的看博客的地方。以后有问题还需请教苏神。
March 18th, 2018
苏神,请教你一个问题,我不是做nlp的,对于mask这部分不是很明白其作用,可以解释一下mask的作用嘛(我不太明白文中说的填充部分是指什么)?什么情况下可以不用mask?
mask就是去除padding部分的影响。比如在NLP中,每个句子的长度不一样,但是框架中只支持矩阵运算,因此要想办法弄成相同的长度,长的剪掉,短的用零补够。
可是attention的本意是在句子中的词间进行操作,如果直接attention,却有可能把注意力放到了补零的位置,这是没意义的,所以要想办法事先排除掉。
明白了,谢谢,看来对于我的问题看来是不需要用mask的。不知道是不是我看的不仔细,我看你keras版的代码里在进行了内积之后是没有除根号d_k对吗?
你是对的,我现在加上了。
不过这个参数也不算特别重要,可能是降低训练难度,或者有助于提升最后attention的效果吧。(使得softmax更soft,不会太快跌入到局部最优的坑中)
好的,万分感谢,收获很大。
我这两天基于你的代码将attention引入到了我的项目中,不过效果比不引入差很多,我有一个疑问。从数学角度入手,向量的内积是找两个向量的相似度(投影),=||q||||k||cosx,我想问的是Q K V矩阵中的每一个行向量是否都经过单位化?单位化后=cosx,否则其相似度是受向量模的大小影响的。
不经过单位化,就是要它受模长影响。
那我就有点糊涂了,这里的self-attention使用内积的思想不就是为了找相似度,也就是在找两个向量的夹角的cos值,引入模长不就又多了一个影响的因素,这样从实际去思考,不make sense呀。方便解释一下你认为要受模长影响的原因吗?
您好,这部分没有看懂,填充部分是指对输入数据的填充么?那它本身填充的是什么呢?另外是怎么确定填充部分的呢,例如代码中的V_len是什么呢?输入数据中带入的填充前的长度吗?
请先入门基本的深度学习NLP处理。
那我也糊涂了,为什么找相似度就是在找两个向量的夹角的cos值呢?谁规定了两个向量的相似度就一定只能是cos呢?
我考虑这个问题侍从我的课题出发的,我大概叙述一下。我是做基于骨骼节点的人体动作识别,这个问题和NLP是非常相似的, 我将一个文件的节点数据,构造成了(frames, joints,3),3通道代表了x,y,z坐标,frames代表了行,joints代表了列。我想用attention的思想找出比较关键的frames和joints。q,k是某两帧数据,从内积的数学定义上=||q||*||k|*cosx,理论上,也就是自身与自身相似度应该最大,但是如果k的模长比较大的内积就有可能比的内积大了,所以我想的是从我的课题角度出发消除模长的影响,是不是相对来说更合理一些。你怎么认为呢?
第4行 q与k的内积 = ||q||*||k||*cosx
第5行 q与k的内积就有可能比q与q的内积大了
不好意思不知道为什么打不出来尖角的内积符号。
我都说了~相似度的定义是你自己决定的,没有什么明文规定一定要用内积还是cos,既然你从你问题出发觉得cos更适合,那可以用cos,但你不能说别人用内积就没意义~
如果用cos的话,估计你要去掉指数比较好,直接用内积就行了。
好的,谢谢。明白了。下次会注意用词的。
March 27th, 2018
站长好,我对Keras的后端函数也不是很了解,刚刚看,想问下 K.reshape后又加了一个K.permute_dimension,为什么不把 K.reshape()的“()”里直接写成自己想要的维度组合,这样就可以避免 permute_dimension了,我这样理解有什么错误吗?
貌似有些明白了
K.permute_dimension跟K.reshape并不重复,我觉得K.permute_dimension跟K.transpose才是重复的~事实上在tensorflow就只有tf.transpose,作用就是K.permute_dimension。
然而这并不是我开发的框架,我也没办法,你应该向keras作者建议,哈哈~
谢谢站长回复,我想知道 TensorFlow 和 Keras 的速度差异很大吗?目前还不会用 TensorFlow,感觉TensorFlow 要写好大一坨。
理论上差别不大,因为keras本身不做运算,它是调用后端(一般是tf)来计算的,所以实际上还是tf的速度。
站长你好,请问你的代码里, 对Q_seq: K.permute_dimensions(Q_seq, (0,2,1,3)) ,还有对A : K.permute_dimensions(A, (0,3,2,1))。 这些变换背后的逻辑是什么啊? 不知道这个您好不好解释。。。就是感觉突然这样变换,思路有点跟不上。
1、搞明白batch_dot的含义;
2、搞明白permute_dimensions前后Q_seq的shape
然后你就觉得自然了。
您好, 我想请问您,这几步操作的作用是什么?K.permute_dimensions(Q_seq, (0,2,1,3)) ,还有对A : K.permute_dimensions(A, (0,3,2,1)),为什么把维度reshape
回答同@苏剑林|comment-10223。
March 27th, 2018
请问在 Mask(self, inputs, seq_len, mode='mul') 中,seq_len一般是什么形式啊?可以举个例子吗,为什么还可以如seq_len[:, 0]索引呢?
seq_len是shape=(batch_size, 1)的整数张量,每个整数代表这个句子的实际长度。
理论上shape=(batch_size,)即可,但是keras的输入张量必须是二维的,所以只好处理成(batch_size, 1)。
感谢站长的认真回复!明白了。我还有个不明白的地方:
A = K.batch_dot(Q_seq, K_seq, axes=[3,3]) / size_per_head**0.5
A.shape = (batch, nb_head, TQ, TK) 其中,TQ,TK,TV分别为Q、K、V序列的长度,TK=TV,softmax之前,要permute_dimensions(A,(0,3,2,1)),变成shape=(batch, TK, TQ, nb_head)
接着把上面的尺寸A传入Mask函数中,mask的尺寸应该是(TV, TK), expand_dims后是(TV, TK, 1, 1)
这样改如何与 inputs.shape=(batch, TK, TQ, nb_head)相乘相加呢?
谢谢站长
mask尺寸是(batch_size, TK),expand_dims后是(batch_size, TK, 1, 1),后面的1表示每个TQ、nb_head的分量都用通常的方式mask,说白了,每一位都加减乘除同样的数字。
谢谢站长,我有个地方看错了。不得不佩服站长,张量的操作这么六,Keras的后端函数玩的这么熟。
都是比较一般的操作,在keras官方文档都有。
苏神,请问这个seq_len是用我们设计的batch_size就行,不需要必须是句子的固定长度是不是
@pbb|comment-11935
是的
苏神,我按照您说的把mask得V_len,Q_len都设置成了我的batch_size(32,)(32,),但是每次都会出现
ValueError: dim 2 not in the interval [-2, 1]. for 'ExpandDims_2' (op: 'ExpandDims') with input shapes: [32], [] and with computed input tensors: input[1] = .
这个错误,请问一下这是设么原因啊
@pbb|comment-11947
我不知道你说什么,什么叫做“把mask得V_len,Q_len都设置成了我的batch_size(32,)(32,)”
我后来的 https://github.com/bojone/attention/blob/master/attention_keras.py 做了修改,mask需要是一个[batch_size, seq_len]的0/1向量,如果你外部输入的话,只需要设置 V_mask=Input(shape=(None,)) 和 Q_mask=Input(shape=(None,)) 就行了。
March 28th, 2018
请问attention层中 Mask函数有一个 seq_len 参数,那每一组batch传入该层时,这个参数怎么自动获取?要每次手动传入吗?
没办法自动获取,都是手动传入的,就像tf原生的dynamic_rnn
那如何才能支持自动获取这种参数呢,ke ra s可以做到吧
不是说了只能手动传入了吗...反正我没办法~你自己传入的句子的实际长度,只有你自己知道呀,你不告诉模型,模型怎么知道?
多谢您的热心回复,我刚刚学习,有些不明白,keras中,序列经过padding后输入Embedding层或Masking层后再输入LSTM,然后
被填充的数据有没有在LSTM层里做一些mask处理呢?
若LSTM中有对填充数据做mask 处理,那LSTM的填充部分输出(假设return_sequence=True)是什么样子的呢?还是直接被滤掉,没输出
LSTM支持mask的话他是不是自动获取batch内样本的长度呢?
希望您不要嫌我问题太基础,特别喜欢这个网站
mask的本质是将padding部分置零,这样前向和后向都不会受到padding部分的影响。
注意是置零,而不是截断,因为keras等模型还是要求一个规整的(统一长度的)张量作为输入。
keras中的Embedding层和LSTM都带mask选项,然而我并不知道具体它们是怎么实现的,并且它们这种实现的兼容性并不好。
还是建议用手动传入的方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