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任务学习漫谈(三):分主次之序
By 苏剑林 | 2022-02-14 | 36338位读者 | 引用多任务学习是一个很宽泛的命题,不同场景下多任务学习的目标不尽相同。在《多任务学习漫谈(一):以损失之名》和《多任务学习漫谈(二):行梯度之事》中,我们将多任务学习的目标理解为“做好每一个任务”,具体表现是“尽量平等地处理每一个任务”,我们可以称之为“平行型多任务学习”。然而,并不是所有多任务学习的目标都是如此,在很多场景下,我们主要还是想学好某一个主任务,其余任务都只是辅助,希望通过增加其他任务的学习来提升主任务的效果罢了,此类场景我们可以称为“主次型多任务学习”。
在这个背景下,如果还是沿用平行型多任务学习的“做好每一个任务”的学习方案,那么就可能会明显降低主任务的效果了。所以本文继续沿着“行梯度之事”的想法,探索主次型多任务学习的训练方案。
目标形式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假设读者已经阅读并且基本理解《多任务学习漫谈(二):行梯度之事》里边的思想和方法,那么在梯度视角下,让某个损失函数保持下降的必要条件是更新量与其梯度夹角至少大于90度,这是贯穿全文的设计思想。
生成扩散模型漫谈(五):一般框架之SDE篇
By 苏剑林 | 2022-08-03 | 201522位读者 | 引用在写生成扩散模型的第一篇文章时,就有读者在评论区推荐了宋飏博士的论文《Score-Based Generative Modeling through Stochastic Differential Equations》,可以说该论文构建了一个相当一般化的生成扩散模型理论框架,将DDPM、SDE、ODE等诸多结果联系了起来。诚然,这是一篇好论文,但并不是一篇适合初学者的论文,里边直接用到了随机微分方程(SDE)、Fokker-Planck方程、得分匹配等大量结果,上手难度还是颇大的。
不过,在经过了前四篇文章的积累后,现在我们可以尝试去学习一下这篇论文了。在接下来的文章中,笔者将尝试从尽可能少的理论基础出发,尽量复现原论文中的推导结果。
随机微分
在DDPM中,扩散过程被划分为了固定的$T$步,还是用《生成扩散模型漫谈(一):DDPM = 拆楼 + 建楼》的类比来说,就是“拆楼”和“建楼”都被事先划分为了$T$步,这个划分有着相当大的人为性。事实上,真实的“拆”、“建”过程应该是没有刻意划分的步骤的,我们可以将它们理解为一个在时间上连续的变换过程,可以用随机微分方程(Stochastic Differential Equation,SDE)来描述。
旁门左道之如何让Python的重试代码更加优雅
By 苏剑林 | 2024-01-14 | 40390位读者 | 引用这篇文章我们讨论一个编程题:如何更优雅地在Python中实现重试。
在文章《新年快乐!记录一下 Cool Papers 的开发体验》中,笔者分享了开发Cool Papers的一些经验,其中就提到了Cool Papers所需要的一些网络通信步骤。但凡涉及到网络通信,就有失败的风险(谁也无法保证网络不会间歇性抽风),所以重试是网络通信的基本操作。此外,当涉及到多进程、数据库、硬件交互等操作时,通常也需要引入重试机制。
在Python中,实现重试并不难,但如何更加简单而又不失可读性地实现重试,还是有一定技巧的。接下来笔者分享一下自己的尝试。
循环重试
完整的重试流程大致上包含循环重试、异常处理、延时等待、后续操作等部分,其标准写法就是用for循环,用“try ... except ...”来捕捉异常,一个参考代码是:
互联网的虚拟操作系统:全球主操作系统
By 苏剑林 | 2009-08-02 | 16438位读者 | 引用我们经常听到在政治、军事等问题上,以色列和巴勒斯坦有多少的冲突,打了多少的仗,这就是所谓的“巴以冲突”。可是,在IT技术领域,两国的技术人员却跨越隔离墙的重重障碍,携手开发出全球的又一个“第一”。
在经过了三年的开发之后,以色列的一家软件开发公司近日宣布推出全球首款基于互联网的虚拟操作系统。运用这一系统,用户可以在世界上任何地方直接读取自己个人电脑上的桌面和数据。
Ghost官方网站:http://g.ho.st
这款操作系统叫作“Ghost”,其中文名称为“精灵”,英文名,全称Global Hosted Operating System,意思是“全球主操作系统”,Ghost是全球首款基于网络的“云计算”操作系统。目前该系统可以提供包括简体中文在内的20种语言的版本,全球用户已经达到20万。
如何在科学空间输入数学公式?——LaTeX帮助
By 苏剑林 | 2009-08-18 | 126056位读者 | 引用$$\pi=\frac{426880\sqrt{10005}}{\sum_{n=0}^{\infty} \frac{(6n)!(545140134n+13591409)}{(n!)^3(3n)!(-640320)^{3n}}}$$
首先得感谢ASCIIMath Image Fallback网站,是他们开发出这个强大的js,使得在任何网站的输入数学公式成为可能。然后感谢“数学研发论坛”,是他们的站长郭先强完善了这个js文件,使其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化。
科学空间是通过调用一个js来显示数学公式的,只要在需要显示数学公式的网站加入代码以下代码,就可以实现支持数学公式的功能。
2017年快乐!Responsive Geekg for Typecho
By 苏剑林 | 2016-12-31 | 34959位读者 | 引用能量视角下的GAN模型(一):GAN=“挖坑”+“跳坑”
By 苏剑林 | 2019-01-30 | 98150位读者 | 引用在这个系列中,我们尝试从能量的视角理解GAN。我们会发现这个视角如此美妙和直观,甚至让人拍案叫绝。
本视角直接受启发于Benjio团队的新作《Maximum Entropy Generators for Energy-Based Models》,这篇文章前几天出现在arxiv上。当然,能量模型与GAN的联系由来已久,并不是这篇文章的独创,只不过这篇文章做得仔细和完善一些。另外本文还补充了自己的一些理解和思考上去,力求更为易懂和完整。
作为第一篇文章,我们先来给出一个直白的类比推导:GAN实际上就是一场前仆后继(前挖后跳?)的“挖坑”与“跳坑”之旅~
总的来说,本文的大致内容如下:
1、给出了GAN/WGAN的清晰直观的能量图像;
2、讨论了判别器(能量函数)的训练情况和策略;
3、指出了梯度惩罚一个非常漂亮而直观的能量解释;
4、讨论了GAN中优化器的选择问题。
最近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