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uning:自动构建模版,释放语言模型潜能
By 苏剑林 | 2021-04-03 | 152267位读者 |在之前的文章《必须要GPT3吗?不,BERT的MLM模型也能小样本学习》中,我们介绍了一种名为Pattern-Exploiting Training(PET)的方法,它通过人工构建的模版与BERT的MLM模型结合,能够起到非常好的零样本、小样本乃至半监督学习效果,而且该思路比较优雅漂亮,因为它将预训练任务和下游任务统一起来了。然而,人工构建这样的模版有时候也是比较困难的,而且不同的模版效果差别也很大,如果能够通过少量样本来自动构建模版,也是非常有价值的。
最近Arxiv上的论文《GPT Understands, Too》提出了名为P-tuning的方法,成功地实现了模版的自动构建。不仅如此,借助P-tuning,GPT在SuperGLUE上的成绩首次超过了同等级别的BERT模型,这颠覆了一直以来“GPT不擅长NLU”的结论,也是该论文命名的缘由。
什么是模版 #
所谓PET,主要的思想是借助由自然语言构成的模版(英文常称Pattern或Prompt),将下游任务也转化为一个完形填空任务,这样就可以用BERT的MLM模型来进行预测了。比如下图中通过条件前缀来实现情感分类和主题分类的例子:
当然,这种方案也不是只有MLM模型可行,用GPT这样的单向语言模型(LM)其实也很简单:
不过由于语言模型是从左往右解码的,因此预测部分只能放在句末了(但还可以往补充前缀说明,只不过预测部分放在最后)。
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些模版属于语言模型的“探针”,我们可以通过模版来抽取语言模型的特定知识,从而做到不错的零样本效果,而配合少量标注样本,可以进一步提升效果,这些在《必须要GPT3吗?不,BERT的MLM模型也能小样本学习》中已经比较详细讨论过了。
然而,前面已经说了,对于某些任务而言,人工构建模版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模型的优劣我们也不好把握,而不同模型之间的效果差别可能很大,在这种情况下,人工标注一些样本可能比构建模版还要轻松得多。所以,如何根据已有的标注样本来自动构建模版,便成了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了。
P-tuning #
P-tuning重新审视了关于模版的定义,放弃了“模版由自然语言构成”这一常规要求,从而将模版的构建转化为连续参数优化问题,虽然简单,但却有效。
模版的反思 #
首先,我们来想一下“什么是模版”。直观来看,模版就是由自然语言构成的前缀/后缀,通过这些模版我们使得下游任务跟预训练任务一致,这样才能更加充分地利用原始预训练模型,起到更好的零样本、小样本学习效果。
等等,我们真的在乎模版是不是“自然语言”构成的吗?
并不是。本质上来说,我们并不关心模版长什么样,我们只需要知道模版由哪些token组成,该插入到哪里,插入后能不能完成我们的下游任务,输出的候选空间是什么。模版是不是自然语言组成的,对我们根本没影响,“自然语言”的要求,只是为了更好地实现“一致性”,但不是必须的。于是,P-tuning考虑了如下形式的模版:
这里的[u1]~[u6],代表BERT词表里边的[unused1]~[unused6],也就是用几个从未见过的token来构成模板,这里的token数目是一个超参数,放在前面还是后面也可以调整。接着,为了让“模版”发挥作用,我们用标注数据来求出这个模板。
如何去优化 #
这时候,根据标注数据量的多少,我们又分两种情况讨论。
第一种,标注数据比较少。这种情况下,我们固定整个模型的权重,只优化[unused1]~[unused6]这几个token的Embedding,换句话说,其实我们就是要学6个新的Embedding,使得它起到了模版的作用。这样一来,因为模型权重几乎都被固定住了,训练起来很快,而且因为要学习的参数很少,因此哪怕标注样本很少,也能把模版学出来,不容易过拟合。
第二种,标注数据很充足。这时候如果还按照第一种的方案来,就会出现欠拟合的情况,因为只有6个token的可优化参数实在是太少了。因此,我们可以放开所有权重微调,原论文在SuperGLUE上的实验就是这样做的。读者可能会想:这样跟直接加个全连接微调有什么区别?原论文的结果是这样做效果更好,可能还是因为跟预训练任务更一致了吧。
此外,在上面的例子中,目标token如“很”、“体育”是人为选定的,那么它们可不可以也用[unused*]的token代替呢?答案是可以,但也分两种情况考虑:1、在标注数据比较少的时候,人工来选定适当的目标token效果往往更好些;2、在标注数据很充足的情况下,目标token用[unused*]效果更好些,因为这时候模型的优化空间更大一些。
增强相关性 #
在原论文中,P-tuning并不是随机初始化几个新token然后直接训练的,而是通过一个小型的LSTM模型把这几个Embedding算出来,并且将这个LSTM模型设为可学习的。这样多绕了一步有什么好处呢?原论文大概的意思是:LSTM出现的token表示相关性更强,某种程度上来说更像“自然语言”(因为自然语言的token之间不是独立的),此外还能防止局部最优。我在Github上进一步向作者确认了一下(参考这里),效果上的差别是通过LSTM多绕一步的方法可以使得模型收敛更快、效果更优。
然而,这样多了一个LSTM,总感觉有些别扭,而且实现上也略微有点麻烦。按照作者的意思,LSTM是为了帮助模版的几个token(某种程度上)更贴近自然语言,但这并不一定要用LSTM生成,而且就算用LSTM生成也不一定达到这一点。笔者认为,更自然的方法是在训练下游任务的时候,不仅仅预测下游任务的目标token(前面例子中的“很”、“新闻”),还应该同时做其他token的预测。
比如,如果是MLM模型,那么也随机mask掉其他的一些token来预测;如果是LM模型,则预测完整的序列,而不单单是目标词。这样做的理由是:因为我们的MLM/LM都是经过自然语言预训练的,所以我们(迷之自信地)认为能够很好完成重构的序列必然也是接近于自然语言的,因此这样增加训练目标,也能起到让模型更贴近自然语言的效果。经过笔者的测试,加上这样辅助目标,相比单纯优化下游任务的目标,确实提升了效果。
实验与效果 #
所谓“talk is cheap, show me the code”,又到了喜闻乐见的实验时间了。这里分享一下P-tuning的实验结果,其中还包括笔者对P-tuning的实现思路,以及笔者在中文任务上的实验结果。
停止的梯度 #
怎么实现上述的P-tuning算法比较好呢?如果是放开所有权重训练,那自然是简单的,跟普通的BERT微调没有什么区别。关键是在小样本场景下,如何实现“只优化几个token”呢?
当然,实现的方法也不少,比如为那几个要优化的token重新构建一个Embedding层,然后拼接到BERT的Embedding层中,然后训练的时候只放开新Embedding层的权重。但这样写对原来模型的改动还是蛮大的,最好的方法是尽可能少改动代码,让使用者几乎无感。为此,笔者构思了一种用stop_gradient
简单修改Embedding
层的方案,大体上是将Embedding
层修改如下:
class PtuningEmbedding(Embedding):
"""新定义Embedding层,只优化部分Token
"""
def call(self, inputs, mode='embedding'):
embeddings = self.embeddings
embeddings_sg = K.stop_gradient(embeddings)
mask = np.zeros((K.int_shape(embeddings)[0], 1))
mask[1:9] += 1 # 只优化id为1~8的token
self.embeddings = embeddings * mask + embeddings_sg * (1 - mask)
return super(PtuningEmbedding, self).call(inputs, mode)
变量经过stop_gradient
算子后,在反向传播的时候梯度为0,但是前向传播不变,因此在上述代码中,前向传播的结果不会有变化,但是反向传播求梯度的时候,梯度不为0的token由mask
变量控制,其余token的梯度都为零,因此就实现了只更新部分token。
完整代码可见:
对了,原论文也开源了代码:
测试与效果 #
前面已经分享了原作者在SuperGLUE上的实验结果,显示出如果配合P-tuning,那么:1、GPT、BERT的效果相比直接finetune都有所提升;2、GPT的效果还能超过了BERT。这表明GPT不仅有NLG的能力,也有NLU能力,可谓是把GPT的潜能充分“压榨”出来了,当然BERT配合P-tuning也有提升,说明P-tuning对语言模型潜能的释放是较为通用的。
原论文的实验比较丰富,建议读者仔细阅读原论文,相信会收获颇多。特别指出的是原论文的Table 2最后一列,当预训练模型足够大的时候,我们的设备可能无法finetune整个模型,而P-tuning可以选择只优化几个Token的参数,因为优化所需要的显存和算力都会大大减少,所以P-tuning实则上给了我们一种在有限算力下调用大型预训练模型的思路。
当然,笔者一直以来的观点是“没有在中文上测试过的算法是没有灵魂的”,因此笔者也在中文任务上简单测试了,测试任务跟《必须要GPT3吗?不,BERT的MLM模型也能小样本学习》一致,都是情感分类的小样本学习,测试模型包括BERT和GPT,两者的候选模版分别如下图:
注意,对于LM模型,前缀的引入非常重要,只引入后缀时效果会明显变差;而对于MLM模型,前缀的效果通常也优于后缀。总的效果如下表:
$$\begin{array}{c|cc}
\hline
& \text{验证集} & \text{测试集} \\
\hline
\text{小样本直接微调} & 88.93\% & 89.34\% \\
\text{VAT半监督学习} & 89.83\% & 90.37\% \\
\hline
\text{PET零样本} & 85.17\% & 84.27\% \\
\text{PET无监督} & 88.05\% & 87.53\% \\
\text{PET小样本} & 89.29\% & 89.18\% \\
\text{PET半监督} & 90.09\% & 89.76\% \\
\hline
\text{BERT + P-tuning} & 89.81\% & 89.75\% \\
\text{GPT + P-tuning} & 89.30\% & 88.51\% \\
\hline
\end{array}$$
其中“小样本”只用到了“少量标注样本”,“无监督”则用到了“大量无标注样本”,“半监督”则用到了“少量标注样本+大量无标注样本”,“P-tuning”都是小样本,PET的几个任务报告的是最优的人工模版的结果,其实还有更差的人工模版。从小样本角度来看,P-tuning确实取得了最优的小样本学习效果;从模版构建的角度来看,P-tuning确实也比人工构建的模版要好得多;从模型角度看,P-tuning确实可以将GPT的分类性能发挥到跟BERT相近,从而揭示了GPT也有很强的NLU能力的事实。
进一步理解 #
这一节将会介绍笔者对P-tuning的进一步思考,以求从多个维度来理解P-tuning。
离散 vs 连续 #
在P-tuning之前,也已经有一些在做模版的自动构建,如《How Can We Know What Language Models Know?》、《AutoPrompt: Eliciting Knowledge from Language Models with Automatically Generated Prompts》等,但它们搜索的都是在离散空间下搜索的自然语言模版,所以效果有所限制,并没有取得特别突出的结果。
相反,P-tuning放弃了“模版由自然语言构成”这一要求,从而将其变成了可以简单梯度下降求解的连续参数问题,效果还更好。同时,这一改动意味着P-tuning突出了模版的本质——即模版的关键在于它是怎么用的,不在于它由什么构成——给人一种去芜存菁、眼前一亮额的感觉,确实值得点赞。
(注:经读者@brotherb提醒,年初有一篇论文《Prefix-Tuning: Optimizing Continuous Prompts for Generation》提出的Prefix-Tuning方法其实已经相当接近P-tuning,两者都设计了非自然语言的模版,只不过Prefix-Tuning主要关心NLG的应用而P-tuning更加关心NLU的应用。)
Adapter #
我们还可以从Adapter的角度来理解P-tuning。BERT出来后不久,Google在论文《Parameter-Efficient Transfer Learning for NLP》中提出了一种名为Adapter的微调方式,它并不是直接微调整个模型,而是固定住BERT原始权重,然后在BERT的基础上添加一些残差模块,只优化这些残差模块,由于残差模块的参数更少,因此微调成本更低。Adapter的思路实际上来源于CV的《Learning multiple visual domains with residual adapters》,不过这两年似乎很少看到了,也许是因为它虽然提高了训练速度,但是预测速度却降低了,精度往往还有所损失。
在P-tuning中,如果我们不将新插入的token视为“模版”,是将它视为模型的一部分,那么实际上P-tuning也是一种类似Adapter的做法,同样是固定原模型的权重,然后插入一些新的可优化参数,同样是只优化这些新参数,只不过这时候新参数插入的是Embedding层。因此,从这个角度看,P-tuning与Adapter有颇多异曲同工之处。
为什么有效 #
然后,还有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为什么P-tuning会更好?比如全量数据下,大家都是放开所有权重,P-tuning的方法依然比直接finetune要好,为啥呢?
事实上,提出这个问题的读者,应该是对BERT加个全连接层的直接finetune做法“习以为常”了。很明显,不管是PET还是P-tuning,它们其实都更接近预训练任务,而加个全连接层的做法,其实还没那么接近预训练任务,所以某种程度上来说,P-tuning有效更加“显然”,反而是加个全连接层微调为什么会有效才是值得疑问的。
去年有篇论文《A Mathematical Exploration of Why Language Models Help Solve Downstream Tasks》试图回答这个问题,大致的论证顺序是:
1、预训练模型是某种语言模型任务;
2、下游任务可以表示为该种语言模型的某个特殊情形;
3、当输出空间有限的时候,它又近似于加一个全连接层;
4、所以加一个全连接层微调是有效的。
可以看到,该论文的假设主要是第2点,其实就是直接假设了下游任务可以表达为类似PET的形式,然后才去证明的。所以这进一步说明了,PET、P-tuning等才是更自然的使用预训练模型的方式,加全连接直接finetune的做法其实只是它们的推论罢了,也就是说,PET、P-tuning才是返璞归真、回归本质的方案,所以它们更有效。
简单的总结 #
本文介绍了P-tuning,它是一种模版的自动构建方法,而通过模版我们可以从语言模型中抽取知识,完成零样本、小样本等学习任务,并且效果往往还更好。借助P-tuning,GPT也能实现优秀的NLU效果,在SuperGLUE上的表现甚至超过了BERT。除此之外,P-tuning还一种在有限算力下调用大型预训练模型的有效方案。
转载到请包括本文地址:https://spaces.ac.cn/archives/8295
更详细的转载事宜请参考:《科学空间FAQ》
如果您还有什么疑惑或建议,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继续讨论。
如果您觉得本文还不错,欢迎分享/打赏本文。打赏并非要从中获得收益,而是希望知道科学空间获得了多少读者的真心关注。当然,如果你无视它,也不会影响你的阅读。再次表示欢迎和感谢!
如果您需要引用本文,请参考:
苏剑林. (Apr. 03, 2021). 《P-tuning:自动构建模版,释放语言模型潜能 》[Blog post]. Retrieved from https://spaces.ac.cn/archives/8295
@online{kexuefm-8295,
title={P-tuning:自动构建模版,释放语言模型潜能},
author={苏剑林},
year={2021},
month={Apr},
url={\url{https://spaces.ac.cn/archives/8295}},
}
April 4th, 2021
多少的数据算少?
帮苏神回答一下,实验情况应该是100个左右
数据量永远是越多越好,“多”与“少”都是相对的。一个任务用了10个标注数据,另一个任务可能需要100个才能有同样的效果。准确的表达是,在同样少的数据量下,A方法往往比B方法要好。
我自己的实验中,少样本的“少”量级是100左右,标注样本与非标注样本的比例大概是1:99。
April 6th, 2021
P-tuning 兼具了 Domain-Adaptive training 和 Task-Adaptive training 的优点,以前一般是分开做训练效果也不错了,现在 P-tuning 能在中少数据的情况下把这两种方法串起来,填补了之前Domain-Adaptive training 要靠大量无监督任务文本这样的空缺,实践性更强了。
April 6th, 2021
苏神你好,文中说:“在标注数据很充足的情况下,目标token用[unused*]效果更好些”。这个的意思是不是说,如果之前人工选择“很”这个token来代表正向,那现在则选择像“[unused9]”这样的token来代表正向?
就是选择除了prompt之外的几个unused token来表示类别?
是的。
April 6th, 2021
看完感觉跟prefix-tuning(https://arxiv.org/abs/2101.00190)很相似,只不过prefix-tuning主要是在nlg任务上实验,这个p-tuning在nlu任务上做的实验。
谢谢推荐。看了看,是有点像,这个工作之前倒是没留意到~已经补充到正文中。
April 7th, 2021
VAT半监督学习 是指 对抗+半监督 小样本吗
是
April 8th, 2021
写的非常不错,收获不少。
感觉这个情感分析任务可能模型区分性不够大,效果对比上能看出一些,但不是特别明显;
P-tuning加上额外的MLM,在测试集上效果是否有进一步的提升?
情感分析例子旨在给出一个简单的中文例子,原论文中报告的效果也已经很不错了,足以说明问题了。以后遇到复杂的问题自行改进即可。
如果你说的是加上额外的无监督MLM,那么是有一定的帮助的,但是相比小样本提升已经不是很大了。
April 9th, 2021
苏神你好,请教一下如果是多分类的情况(分类的标签大于[unuse*]token的数量)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吗?
我的思考:
那么是不是可以在 prefix 构造任务时变成序列标注任务
[u1][u2][u4][m][m][m][m][u5][u6]
其中 [m] 可能是 [u7] [u8] [u9] [u10]
那么就可以做 4^4 = 256 分类。
这样也可以。或者可以继续往模型添加[unuse*]的,无非就是多了几个Embedding而已,很容易实现。
如果类别标签很多,比如500个,那么输入模型的seqlen不就变长了,导致推理变慢了;同时部分预训练模型例如bert就会受到maxlen限制?
不会明显改变输入长度的啊,只是改变输出结果的候选空间大小而已。
April 18th, 2021
苏神您好,有以下几个问题请教下您:
(1)按论文中的方式训练p-tuning得到的prompt,针对任务的每一个类别,我理解这个promot的长度就只能是固定了的。这些训练prompt的时候,感觉就很局限。所有训练prompt的数据都是一样长的,感觉写不了几个不同的句子来训练prompt,这会不会有什么影响?
(2)在训练这些prompt时,实现“在标注数据很充足的情况下,目标token用[unused*]效果更好些” 是指需要人工标注很多长度一样的prompt,还是指prompt后拼接的原始训练数据多,再拼接少量的prompt即可?
(1)看不懂你在说什么。promot的长度在设计的时候就已经固定了,有什么问题吗?“所有训练prompt的数据都是一样长的,感觉写不了几个不同的句子来训练prompt”,这句话完全不知所云;
(2)依旧看不懂你在说什么。训练prompt用的是原始的分类语料,为什么要人工标注prompt?总的来说,感觉你还不理解P-tuning在做啥,建议你重新梳理一下文章内容。
我猜他的第一个问题是想问,promote的一般格式是[u1][u2][u3][mask][u4][u5][u6],中间的mask也就是要预测的标签一般是单个字,是否对于每一个样本可以是不同长度的多个字呢,类似于上面提到的生成式的那个prefix-tuning模型
April 19th, 2021
苏神你好,请问您的代码里提到的情感分析的数据集是哪个数据集哈,想跑跑看效果
早些年自己收集的:https://github.com/bojone/bert4keras/tree/master/examples/datasets
May 12th, 2021
1.苏神你好,我想问一下,在P-tunning中,[Mask]在一众[unused]中得位置是怎么确定的?是人工选择的吗?如果不是的话,是根据什么方式确定的?
2.原论文中写的当数据量比较少的时候用的anchor-word,比如预测“英国首都”,在几个[unused]中加一个[capital]效果会比较好,这个[capital]又是应该加在哪个位置呢?您试过anchor word的做法吗?
1、是人工选择的;2、我也没试过。
这方法自由度本身比较大,可以多试试。
谢谢苏神翻牌子!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