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aX优化器浅析(附开源实现)
By 苏剑林 | 2020-05-11 | 34566位读者 | 引用这篇文章简单介绍一个叫做AdaX的优化器,来自《AdaX: Adaptive Gradient Descent with Exponential Long Term Memory》。介绍这个优化器的原因是它再次印证了之前在《AdaFactor优化器浅析(附开源实现)》一文中提到的一个结论,两篇文章可以对比着阅读。
Adam & AdaX
AdaX的更新格式是
\begin{equation}\left\{\begin{aligned}&g_t = \nabla_{\theta} L(\theta_t)\\
&m_t = \beta_1 m_{t-1} + \left(1 - \beta_1\right) g_t\\
&v_t = (1 + \beta_2) v_{t-1} + \beta_2 g_t^2\\
&\hat{v}_t = v_t\left/\left(\left(1 + \beta_2\right)^t - 1\right)\right.\\
&\theta_t = \theta_{t-1} - \alpha_t m_t\left/\sqrt{\hat{v}_t + \epsilon}\right.
\end{aligned}\right.\end{equation}
其中$\beta_2$的默认值是$0.0001$。对了,顺便附上自己的Keras实现:https://github.com/bojone/adax
变分自编码器(六):从几何视角来理解VAE的尝试
By 苏剑林 | 2020-09-10 | 70278位读者 | 引用前段时间公司组织技术分享,轮到笔者时,大家希望我讲讲VAE。鉴于之前笔者也写过变分自编码器系列,所以对笔者来说应该也不是特别难的事情,因此就答应了下来,后来仔细一想才觉得犯难:怎么讲才好呢?
对于VAE来说,之前笔者有两篇比较系统的介绍:《变分自编码器(一):原来是这么一回事》和《变分自编码器(二):从贝叶斯观点出发》。后者是纯概率推导,对于不做理论研究的人来说其实没什么意义,也不一定能看得懂;前者虽然显浅一点,但也不妥,因为它是从生成模型的角度来讲的,并没有说清楚“为什么需要VAE”(说白了,VAE可以带来生成模型,但是VAE并不一定就为了生成模型),整体风格也不是特别友好。
笔者想了想,对于大多数不了解但是想用VAE的读者来说,他们应该只希望大概了解VAE的形式,然后想要知道“VAE有什么作用”、“VAE相比AE有什么区别”、“什么场景下需要VAE”等问题的答案,对于这种需求,上面两篇文章都无法很好地满足。于是笔者尝试构思了VAE的一种几何图景,试图从几何角度来描绘VAE的关键特性,在此也跟大家分享一下。
如何应对Seq2Seq中的“根本停不下来”问题?
By 苏剑林 | 2020-06-16 | 64887位读者 | 引用在Seq2Seq的解码过程中,我们是逐个token地递归生成的,直到出现<eos>标记为止,这就是所谓的“自回归”生成模型。然而,研究过Seq2Seq的读者应该都能发现,这种自回归的解码偶尔会出现“根本停不下来”的现象,主要是某个片段反复出现,比如“今天天气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你觉得我说得对不对不对不对不对不对...”等等,但就是死活不出现<eos>标记。ICML 2020的文章《Consistency of a Recurrent Language Model With Respect to Incomplete Decoding》比较系统地讨论了这个现象,并提出了一些对策,本文来简单介绍一下论文的主要内容。
解码算法
对于自回归模型来说,我们建立的是如下的条件语言模型
\begin{equation}p(y_t|y_{\lt t}, x)\label{eq:p}\end{equation}
那么解码算法就是在已知上述模型时,给定$x$来输出对应的$y=(y_1,y_2,\dots,y_T)$来。解码算法大致可以分为两类:确定性解码算法和随机性解码算法,原论文分别针对这两类解码讨论来讨论了“根本停不下来”问题,所以我们需要来了解一下这两类解码算法。
也来扯几句“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By 苏剑林 | 2020-07-18 | 35340位读者 | 引用L2正则没有想象那么好?可能是“权重尺度偏移”惹的祸
By 苏剑林 | 2020-08-14 | 36633位读者 | 引用L2正则是机器学习常用的一种防止过拟合的方法(应该也是一道经常遇到的面试题)。简单来说,它就是希望权重的模长尽可能小一点,从而能抵御的扰动多一点,最终提高模型的泛化性能。但是读者可能也会发现,L2正则的表现通常没有理论上说的那么好,很多时候加了可能还有负作用。最近的一篇文章《Improve Generalization and Robustness of Neural Networks via Weight Scale Shifting Invariant Regularizations》从“权重尺度偏移”这个角度分析了L2正则的弊端,并提出了新的WEISSI正则项。整个分析过程颇有意思,在这里与大家分享一下。
相关内容
这一节中我们先简单回顾一下L2正则,然后介绍它与权重衰减的联系以及与之相关的AdamW优化器。
L2正则的理解
为什么要添加L2正则?这个问题可能有多个答案。有从Ridge回归角度回答的,有从贝叶斯推断角度回答的,这里给出从扰动敏感性的角度的理解。
提速不掉点:基于词颗粒度的中文WoBERT
By 苏剑林 | 2020-09-18 | 112755位读者 | 引用当前,大部分中文预训练模型都是以字为基本单位的,也就是说中文语句会被拆分为一个个字。中文也有一些多颗粒度的语言模型,比如创新工场的ZEN和字节跳动的AMBERT,但这类模型的基本单位还是字,只不过想办法融合了词信息。目前以词为单位的中文预训练模型很少,据笔者所了解到就只有腾讯UER开源了一个以词为颗粒度的BERT模型,但实测效果并不好。
那么,纯粹以词为单位的中文预训练模型效果究竟如何呢?有没有它的存在价值呢?最近,我们预训练并开源了以词为单位的中文BERT模型,称之为WoBERT(Word-based BERT,我的BERT!),实验显示基于词的WoBERT在不少任务上有它独特的优势,比如速度明显的提升,同时效果基本不降甚至也有提升。在此对我们的工作做一个总结。
从动力学角度看优化算法(五):为什么学习率不宜过小?
By 苏剑林 | 2020-10-10 | 55630位读者 | 引用本文的主题是“为什么我们需要有限的学习率”,所谓“有限”,指的是不大也不小,适中即可,太大容易导致算法发散,这不难理解,但为什么太小也不好呢?一个容易理解的答案是,学习率过小需要迭代的步数过多,这是一种没有必要的浪费,因此从“节能”和“加速”的角度来看,我们不用过小的学习率。但如果不考虑算力和时间,那么过小的学习率是否可取呢?Google最近发布在Arxiv上的论文《Implicit Gradient Regularization》试图回答了这个问题,它指出有限的学习率隐式地给优化过程带来了梯度惩罚项,而这个梯度惩罚项对于提高泛化性能是有帮助的,因此哪怕不考虑算力和时间等因素,也不应该用过小的学习率。
对于梯度惩罚,本博客已有过多次讨论,在文章《对抗训练浅谈:意义、方法和思考(附Keras实现)》和《泛化性乱弹:从随机噪声、梯度惩罚到虚拟对抗训练》中,我们就分析了对抗训练一定程度上等价于对输入的梯度惩罚,而文章《我们真的需要把训练集的损失降低到零吗?》介绍的Flooding技巧则相当于对参数的梯度惩罚。总的来说,不管是对输入还是对参数的梯度惩罚,都对提高泛化能力有一定帮助。
从动力学角度看优化算法(六):为什么SimSiam不退化?
By 苏剑林 | 2020-12-11 | 81021位读者 | 引用自SimCLR以来,CV中关于无监督特征学习的工作层出不穷,让人眼花缭乱。这些工作大多数都是基于对比学习的,即通过适当的方式构造正负样本进行分类学习的。然而,在众多类似的工作中总有一些特立独行的研究,比如Google的BYOL和最近的SimSiam,它们提出了单靠正样本就可以完成特征学习的方案,让人觉得耳目一新。但是没有负样本的支撑,模型怎么不会退化(坍缩)为一个没有意义的常数模型呢?这便是这两篇论文最值得让人思考和回味的问题了。
其中SimSiam给出了让很多人都点赞的答案,但笔者觉得SimSiam也只是把问题换了种说法,并没有真的解决这个问题。笔者认为,像SimSiam、GAN等模型的成功,很重要的原因是使用了基于梯度的优化器(而非其他更强或者更弱的优化器),所以不结合优化动力学的答案都是不完整的。在这里,笔者尝试结合动力学来分析SimSiam不会退化的原因。
SimSiam
在看SimSiam之前,我们可以先看看BYOL,来自论文《Bootstrap your own latent: A new approach to self-supervised Learning》,其学习过程很简单,就是维护两个编码器Student和Teacher,其中Teacher是Student的滑动平均,Student则又反过来向Teacher学习,有种“左脚踩右脚”就可以飞起来的感觉。示意图如下:
最近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