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翻译】变暖的地球对冷血动物来说过热?
By 苏剑林 | 2009-07-08 | 35451位读者 | 引用网站本次改版感悟...
By 苏剑林 | 2009-07-08 | 43406位读者 | 引用百科翻译:盐酸的历史(氯化氢,HCl)
By 苏剑林 | 2009-07-08 | 40254位读者 | 引用百科翻译:臭氧的性质
By 苏剑林 | 2009-07-08 | 25966位读者 | 引用臭氧对于我们来说是极为重要的,可以说,没有臭氧,我们都会死于紫外线的强烈照射之下!这里翻译了一些关于臭氧的信息,来源于http://en.wikipedia.org/wiki/Ozone,中文维基为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8%87%AD%E6%B0%A7&variant=zh-cn
臭氧,英文名为Ozone或trioxygen,化学式O3,每个臭氧分子含有3个氧原子,属于三原子分子。与氧气是同素异形体(组成元素相同,但是结构不同,所表现出来的性质也不同),但比氧气更不稳定。在地表上的臭氧是一种空气污染物,对人和动物的呼吸道系统会产生有害影响。而大气层上部的臭氧层则能够吸收大量的紫外线,使地球的生物不受过量紫外线的侵害。
科学空间:一种有趣的平方数
By 苏剑林 | 2009-07-08 | 22622位读者 | 引用百科翻译:氢氧化钠(NaOH)的详细介绍
By 苏剑林 | 2009-07-08 | 71753位读者 | 引用对于我们来说,维基百科是一个难得的资料库,但是与其英文版相比,中文版就相形见绌了,就好像本文中所讲的氢氧化钠,在中文版的资料为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NaOH&variant=zh-cn;而在英文版的资料为http://en.wikipedia.org/wiki/NaOH 可见英文版本是多么丰富。为了使大家能够更多地了解到科学,笔者特地翻译了一些英文版的维基百科中一些资料。
最近评论